如何引导孩子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成人对职场上的拼杀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常常会把竞争单一地理解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地“排他性竞争”,并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尚未成年的孩子,其实,排他性竞争是成人的生活内容,对于孩子,这种教育有很多不利之处 , 也是不现实的 。
孩子更适合“排我性竞争” , 即教育孩子把自己作为竞争对手,今天的我要胜过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又胜过今天的我,让孩子每天都为不输给自己而努力 。这样长期积累,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富有实力的竞争者 。所以,不断地鼓励孩子战胜自己,而不总是定位在挫败别人上 。
我认为不应该是家长教孩子,而应该是孩子教家长 。
什么是正确的竞争与合作?
这种“正确”对自己孩子适用吗?
如果解答不上来,说明我们就是在胡闹,或者准备在胡闹 。
小风子曾在一年级竞选班长,也算是某种竞争吧 。
当时对她唯一的帮助就是说了一句话:“我们也没写过竞选稿呀 。要不,你先写份最差的稿子出来 , 再帮你改?”
然后她一气呵成,没让我们改 。
当了班长才发现这不是她想要的,因为班长总是被要求“以身作则”,而她自己并不想那么优秀 , “这太累了”,她说 。
这个时候,也许应该提醒她多跟同学老师沟通合作才能不累 。
而事实上我们给她的唯一帮助却是:“累了可以放下 , 只要你确定那就是你想要的 。”
于是二年级没再当上班长,只当了个小组长,看她重又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 我们也很欣慰 。
没有最正确,只有更适合 。
孩子独立思考与决策,远好过所谓正确的竞争与合作 。
而这,需要孩子教我们 , 我们教不了孩子 。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教孩子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因为这两件事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
我们非常习惯的将竞争与合作放在对立面去思考,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假设博弈行为 。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的对立面应当是不竞争 , 它们是一种“有”和“无”的关系 , 而合作仅仅只能作为竞争或不竞争中的一种手段 。
我们可以为了避免与对方竞争而与其合作,也可以为了与对方竞争而与其他人合作 。
合作只是一种手段,合作的目的往往就是为了竞争,没有竞争的地方往往也不需要合作 。
例如一场羽毛球比赛,我们与对手较量 , 可以视为一种竞争 。当对手有两个人组成双打时,我们也需要找到一位队友,那么队友与我们之间,应当视作是为了竞争而合作 。
竞争意识
回到正题,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肯定是要教导他有竞争意识的 。
因为没有竞争意识,便很难在竞争中获胜 。即便是在没有输赢的事件里,我们也需要孩子起码能战胜以前的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好 。
而说到竞争意识的培养 , 我们就需要提到两件事,“不争第一就没有意义”与“轻言放弃最危险” 。
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在有输赢或名次的事件里,应当将第一名作为自己的目标 。当然孩子的能力各有不同,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能得到第一名 。但即便是在孩子不擅长的事情上,我们也需要这么做 , 目的是防止孩子将目标设定的过低,从而通过自我心理暗示 , 最终使用更少的能力 。
其次我们也要告诉孩子,无论有多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 。在这里“轻言放弃”是最难把握的 , 其实它只表现在当孩子放弃后,回望结果是否会对过程后悔 。
合作
当孩子拥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后,合作便成了他自然就能掌握的手段,为了获胜他会自主的与他人合作 。
作为家长,我们对于合作这种手段不需要过多教导,只需要提醒即可 。
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孩子是否会为了获胜,而使用一些超出规则的其他手段 。
最后
所以,当孩子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后,合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问题 。
如何引导孩子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我想到这段话,“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我认为正确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
如何引导孩子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1.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如何引导孩子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平时多培养孩子健康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看比赛或讲故事等方式告诉孩子竞争的概念 。首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多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活动,增加孩子的胆识和见识,在实践中让孩子体会什么是竞争以及竞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2.引导孩子公平公正看待竞争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健康的竞争意识,应该让孩子知道竞争要靠自己真正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够以旁门左道的方式或不择手段来赢取胜利 。父母应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比如同学之间的竞争应有利于共同提高 。培养孩子有竞争的勇气,也有恪守竞争规则的道德标准 。
3.培养孩子良好的竞争心态
引导孩子积极的看待竞争,告诉孩子为这次竞争做了努力就好,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既定的结果都不要看得太重 。让孩子去体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如何更好的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和目标 。竞争的目的是让孩子的身心有进一步的提升,以便更好地发展 , 家长平时多鼓励和积极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