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 。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 , 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 , 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 ,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

原文

原话为: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 , 请事斯语矣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为 ,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没有必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

启示

这句话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 。
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一定要有宽容之心,用宽容心去和世界进行沟通,才会给自己少树立敌人 。否则,会四面树敌,人生路越走越窄 。
从处理人际关系的层面来看,“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相当有用处 。比如,老板给甲乙两名员工布置了相同的任务 , 甲因为综合能力要远远超过乙,他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乙没有完成 。这时,不管是老板还是甲员工,都不能去训斥,甚至挖苦乙员工 。
因为乙员工本身跟甲员工没有处在同一个级别上,如同让一个小学生跟一名大学生比赛谁的力气大 , 显然是不公平的 。
有多大的力气就拉多大的车,作为老板或甲员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 那样只会让旁人笑话你的智商 。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最怕的是不能相互理解而产生隔阂,那样会助长消极情绪产生,继而影响团结,最终会把事情弄僵 。有智慧的人,往往知人善用,懂得如何发掘和调动每个人的优势,让其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 。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意思: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 , 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欲:想要 , 希望 。施:加 。
出处:
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 , 请事斯语矣 。”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出门好像去见贵宾,役使民众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 。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 , 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以上就是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 , 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