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体温为什么是 37℃,而不是 27℃ 或者 47℃?
人的温度为什么是37℃ ?人类的体温之所以是37度 , 主要是人类作为恒温动物,需要能量损耗和抵抗高温 , 并且让其处于平衡的状态 。由于人类是通过不断的进化,慢慢形成现如今的状态 。人体内的酶的活性其实在温度方面会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低温或者是高温的状态,可能会让人体的代谢率变得特别的慢 , 这个时候酶的活性就会失效 , 而我们想要有效的保持身体处于活力的状态 , 不仅仅要让酶正常的运作 , 而且也需要恒温 。

不过很多人却觉得酶的活性是在37度为正好的 , 但有没有想过酶的活性要是在27度或者是47度的时候正好也能够有效发挥酶的活性呢?毕竟人类是通过不断进化慢慢发展而出现的 , 要是直接将酶的活性温度控制在27度或者是47度,难道酶就失去了活性吗?

根据大量研究发现酶的活性是可以变温的,简单来说就是酶的活性在相对的高度之后 , 活性开始慢慢的降低,而我们对于人体的体温其实并没有严格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在37度左右,可以左也可以右,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对人体的影响都不是很大 。其实针对于人体体温跟酶的活性是有一定的联系 , 还有另外一种联系就是人体的体温要处于恒定的状态,那么在室内外温差就不要太大 。

比如说人体的体温要是低于环境温度的话,这个时候可能会产生热传导的损耗 。简单来说就是人体体温在27度的时候,这时候会产生损耗,而人体体温一旦为47度,这个时候人体就会处于中暑的阶段,很多人面对这样的温度就会受不了,因为室内外的温差跟人体的温度相差较大,而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

为什么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呢
人类把体温设定在37℃ , 是进化的选择 。正因为恒定体温是37摄氏度的特点 , 才能够让复杂的化学反应固定在最佳的状态 , 使得人类和其他恒温动物可以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复杂活动 。也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较量的结果 。
若要保持一个恒定的体温,必然要选择一个产热和散热最容易平衡的点 。在这一温度时,机体活动所产生的热量最容易与机体散失在环境中的热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体温的恒定 。
人类的体温之所以设定在37℃,和在27℃的房间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样 。当200多万年以前人类出现在非洲时,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 。
这种气候条件下 , 当人类的体温超过35℃时,打猎这类活动经由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量最容易发散出去 。

扩展资料:
37℃只是体温的一个大概数字 ,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 。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3℃~37.2℃ , 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
3℃~0.6℃ , 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 。
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 , 下午5~7时最高 。另外 , 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
是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水平和地球环境温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37℃这一恒定体温 。
恒温动物的体温大多在35℃~40℃范围,这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较量的结果,即为动物捕食活动等生存竞争过程的平衡点 。
人的体温为什么是37度左右?
每个人和周围的人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比如年龄、身高、体重,但是在一个数字上,大家都一样 , 那就是体温37℃ 。为什么会这样呢?简要答案
我们的体温于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在37℃左右的调节机制,是由在我们脑部深处的下丘脑所控制 。但是在一天当中,体温还是会稍有变化的 , 下午的时候会缓慢上升到最高点,一般会比在夜间最低的温度高出将近1℃,37℃仅是人体全天体温的平均值 。
详细内容
37℃是平均值严格地说,37℃只是体温概略的数字,因为身体各部位的温度会略有差别 。我们皮肤的温度通常比体内的温度大约低3~4℃,你可以把温度计放在舌头下,再夹在两个指头之间量一量,就会看到差别 。口腔和肛门的温度也不相同,后者的温度一般比前者高1℃ 。
此外,由于活动所产生的器官新陈代谢与血液流动的变化,也会使体温有所改变 。而且现在我们知道 , 体温不会随着地域改变 。然而在一天当中,体温还是会稍有变化的,下午的时候会缓慢上升到最高点 , 一般会比在夜间最低的温度高出将近1℃,所以37℃仅是人体全天体温的平均值 。让我们的体温于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的调节机制,是由在我们脑部深处的下丘脑所控制 。
恒温的进化之谜哺乳类、鸟类以及其他的温血动物都具有恒定的体温 。生物学上把动物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 。比如我们知道,寒带的南极企鹅和热带撒哈拉沙漠的骆驼,它们的体温同样是37℃上下 。这些迥然不同的动物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体温恒定的生活方式?鸟类和哺乳类这些恒温动物,具有高新陈代谢率,从体内产生热,它们也具有精确的冷却机制 , 可以帮助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通常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
我们不禁要问:大自然为什么会进化出恒温动物?一个假说认为,脑在恒温下运作得最好 , 所以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恒温动物被选择下来 。当然,脑部简单的低等动物所选择的生存方法虽然不同 , 却是对它们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最有利的 。只是对我们而言,恒温是最好的选择 。想想看,当人类的祖先在大草原上被狮子追逐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境 。在奔跑的时候,四肢必须互相协调摆动,而脑部则在估量最好的逃生对策:是该使劲地逃跑,还是简单的棍子抵抗?那棵树有多远,在狮子追上我以前,爬到树上去的机会有多大?家人生存的机会有多大?我的族人会不会来帮我?我是不是可以跳到河里,跳进河去会不会落到鳄鱼的嘴里?在四肢拼命摆动、身上流着汗、肺部用力呼吸的同时,所有这些念头全都会在脑中闪过 。
不论是人或狮子,思想和行动需要同时运作,这是动物必备的生存之道 。支配人类思想和行动的主宰是脑细胞百亿交互连结的神经细胞所组成的线路,奇妙又精巧;狮子的头盖骨里也含有相似数目的神经细胞 。假若体温发生变化 , 必然导致动物体内的各种复杂化学反应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各种激素信息也有所不同 。所以 ,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像我们一样复杂的动物的最佳进化选择 。否则起伏的脑温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测的反应,其中一种可能的反应是,假如学习发生在不同的脑温下,每次的成果可能都不一样 。
【人类体温为什么是 37℃而不是 27℃ 或者 47℃】
以上就是关于人类体温为什么是 37℃而不是 27℃ 或者 47℃的全部内容,以及人类体温为什么是 37℃,而不是 27℃ 或者 47℃?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