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企业如何做好体验营销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创造顾客

科技可帮助创造顾客
“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曾说 ,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 。换而言之,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 。只有当顾客付钱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企业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富,把物品转变为商品 。在企业创造顾客的过程中 , 科技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商品和服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改良后的织布机使工业产品变成了商品,而不再是手工作坊式的简单生产和互相交换;另一方面 , 蒸汽机的诞生推动了火车的发明,于是服务出现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商品和服务 。
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 工业生产流水线应运而生 , 也催生出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
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 ,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带动了信息的交流,信息开始变得有价值 。同过去相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机器远远不只是替代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工具,它通过“信息”逐渐将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此之后,互联网企业开始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 。
总体而言,三次工业革命分别催生出工业产品、服务、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及信息交流 。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企业在市场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它们讲求成本和利润 。从顾客的角度来说,企业满足了它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基本需求 。但是整体来说,个性化服务依然是稀缺的——虽然一些企业可以满足部分顾客的定制化需求,但是由于技术限制,无法让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都在成本可控的条件下被满足 。
和以往相比 , 今天的顾客群体呈现出了很多新特点 。简单来说,他们越来越重视体验;他们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升级,变得多样且复杂;新的趋势层出不穷 。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创造顾客,就必须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价值 。
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价值
企业如何抓住顾客需求,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价值?我们以星巴克为例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
对美国人来说,喝咖啡是日常基本需求 。据统计,美国人均一年要喝300杯咖啡 。星巴克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能坐上美国咖啡行业的头把交椅 。
然而,有趣的是,全球星巴克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并不是美国城市,而是上海,其次是首尔(见下表) 。截止到2017年 , 上海共有542家星巴克门店,首尔有243家,均比纽约的门店还多 。西雅图作为星巴克的发源地,门店数量仅排到全球第十名 。
问题在于 , 亚洲人对咖啡的需求远远不如欧美 。为什么偏偏星巴克在中国有这么多店?中国人到底在星巴克消费什么?答案很简单,星巴克抓住了中国年轻人对星巴克这个品牌的价值理解 。
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将个人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 。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基本需求,星巴克满足了这些基本需求 。再往上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三个需求才是企业要争取提供给顾客的价值 。在我看来,星巴克也满足了顾客的这三种更高层次的需求 。
星巴克Logo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星巴克给顾客带来的价值从单一的咖啡(早期Logo里强调咖啡元素),演变到满足顾客更高层次的需求 。星巴克非常懂得不同的顾客对星巴克有完全不一样的需求,星巴克新Logo通过留白的方式,让顾客“定义”星巴克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 。
谁能给顾客提供更为高级的体验,满足顾客更为高级的需求,谁才能在这个时代取得发展 。
当然,很多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也主动推动产品创新,最终却失败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 通常有几种:一,在挖掘顾客需求时,虽小心翼翼地倾听顾客的意见 (比如顾客的搜索过程) , 但并没有认真研究顾客如何做出购买决策(消费者的推理过程);二,只关注要为顾客创造价值,而没有充分考虑顾客是否会认识到这一价值;三,只关注购买者,而不关注最终用户 。
总而言之,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 。顾客认为他购买的是什么,他心中的价值何在,才是最重要的 。是顾客决定了一家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它的产品是什么,以及它会不会成功 。
智能时代的数字化技术
进入智能时代,每家企业都在竭尽全力跟上时代的潮流,尝试各种数字化转型的途径 。例如 , 埃森哲提出 , 数字技术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从提高企业的边际效率 , 转变为推动根本性的创新和颠覆;Gartner认为,数字化是利用数字技术改变现有商业模式,向数字业务转移,在新领域创造价值;微软则强调数字化转型是重新思考如何将人、数据和流程结合在一起 。虽然不同的企业对于数字化的理解有不同视角 , 但基本共识是一致的,即最终目标都是以顾客为中心 。
即使在智能时代,企业已经通过智能技术而变得足够“聪明”,选择权依然还是掌握在顾客手里 。哪个技术更好?哪种技术需要规模化?顾客说了算 。以下两个例子,分别代表了两种顾客路线 。
可口可乐已走过一个世纪,到今天它怎么进行创新、怎么推动数字化?人们喝了100年的可口可乐了,如何让顾客继续喜欢它?不得不说,可口可乐在全球文化本土化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比如到了中国春节,它通过充满年味的广告宣传片,将可口可乐作为传承和幸福的符号广泛传播,走一条“情、互动、顾客参与”的路线,而不是在产品上做文章 。所以,即使今天的配方仍是100年前的配方 , 但通过“人情”这条顾客路线,它可以继续走下一个100年 。
另一个例子来自美国老牌投行高盛 。作为一家高级咨询型服务企业,其从来走的都是让聪明人服务有钱人的路子 。以往 , 出于人力成本的考虑 , 高盛私人财富管理公司通常要求客户至少投资1000万美元 , 才能开设私人财富管理账户 。在没有数据和智能技术的时代,高盛只能通过提高客户门槛的方式来保证其服务质量并控制成本 。然而,智能时代的来临为高盛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017年 , 高盛引进了智能投顾系统 。对于低于1000万美元门槛的客户,高盛会提供机器人智能服务 , 利用智能科技拓展客户群 。
【数字化时代企业如何做好体验营销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创造顾客】
总之,不管一家企业是2B还是2C , 其最终目的就是创造顾客——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 。在与时俱进的同时,理性选择科技为企业服务的方式 , 主动找到品牌和产品满足顾客的新价值点,就可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取得成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