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胶带,也用浆糊(在锅中烧水,将面粉倒在盆中,加水和成糊状,等锅里的水开了 , 将面糊倒入锅中 , 继续加热,并用勺子不停搅动 , 知道面糊沸腾),还只用过水 。
选用什么东西贴春联 , 基本原则是要螚粘牢 , 通常都是贴一年 。但浆糊有时粘的太牢,等下一年再贴春联时,很难清理干净 。
【贴春联用什么东西往春联上抹浆糊】
那如何确定用胶带还是浆糊?要视所粘贴的部位是否平滑,如平滑(比如玻璃、刷有油漆的门窗框等),用胶带粘贴,胶带可与粘贴的部位充分接触,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 , 粘的就比较牢固,也好清理 。

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刮风时 , 由于空气流速增大,气压减小,小于春联后面的气压,前后的气压差,容易将春联吹开 。因此要区别对待 , 受风影响小的地方 , 比如室内 , 只需粘住春联的几个地方即可;受风影响较大的地方,就将春联的各个边都粘上,并且粘贴时要将后面的空气尽量排净,这样,大气压也会压紧春联,使粘贴部位对春联产生摩擦力 。如果粘贴的部位凹凸不平 , 没办法,只好用浆糊 。浆糊可将凹陷部分填满 , 使春联与粘贴部位充分接触 , 当水分蒸发后,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将春联与粘贴部位紧密结合在一起 。

至于只用水粘的是用薄塑料纸剪的窗花,在窗玻璃上刷上水,将窗花贴上抹平即可 。

说一下华北平原农村贴春联,我们这里贴春联既不用米糊也不用胶布 , 而是用面糊 , 而春联最好的就是用红纸黑墨手写,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去手写春联了,大多数都是去集市上买现成的 。
而贴春联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老家每年的春联都会贴在每一扇门的两边,大门口的春联最大幅,水缸上贴上“清水满缸”、院子里的树上贴着“满园春光”、厕所门口、汽车上贴“出入平安”、大门口对面墙上贴“出门见喜”,总之所有能带来好运的地方都会贴上春联 。
寓意着红红火火,辞旧迎新,以及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 。

而这门这里贴春联,往往都会使用面糊,我们叫它“浆糊”,就是妈妈用白面撒到凉水铁舀子里,放在说上烧,一面加热一面用筷子不断搅动,直至浆糊变得粘稠、通透,用筷子提上一坨有很长的拉丝,这个时候浆糊就做好了 。
而使用浆糊最大的不好之处在于,将春联贴到墙上之后 , 很难将春联干净的取下来,往往黏连到墙上的部分 , 就成为顽固污迹 。不过用我妈的话说,这样才能最佳的达到贴春联的目的 。我们家贴春联,如果小孩子不去刻意破坏,往往一贴就是一整年 , 期间春联会经历由红变淡,由淡变白的过程 。

最后新的一年贴春联时,将上一年的春联清理干净,抹上浆糊,贴上新的春联 。虽然有人说过了二月二就可以撕春联了,但我妈妈坚信春联保留在门两边更加能为家庭带来运气 。
有些人出于好清理的目的,也会使用胶布贴春联,但往往胶布贴春联很不牢固,我们华北平原风大灰尘大,基本上胶布贴春联很难抵御一阵大风的侵袭 , 可能刚贴上去没几天就被风吹落了 。所以在我们这里贴春联 ,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我们自己熬制的面糊 。

制作面糊是用我们这里最常食用的小麦面粉熬制而成,贴到春联上,还寓意着五谷丰登,红红火火的春联下黏连着五谷丰登 , 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长长久久 。
当然了,不同地区贴春联选用的材料自然是有所区别的,但最终目的就是牢固、讨个好彩头,除此无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