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藏羚羊属于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藏羚羊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减少 , 所以为了保护藏羚羊,因此就将其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一级重点保护对象,禁止对藏羚羊进行捕杀或者围猎 。藏羚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 , 体长为135厘米,体重45-60千克,雄性藏羚羊有直而细长的角,长约为55-62厘米,头型宽长,吻部粗壮,背毛厚密;上体呈淡棕褐色 , 颈下、腹部、胸部以及四肢内侧呈白色,尾侧和尾尖呈白色,尾腹面裸露 。

该动物一般栖息在海拔三千七百米到五千五百米的草甸、高山草原以及高寒荒漠地带 , 善于奔跑,早晚觅食 。夏季雌性藏羚羊会沿着固定的路线向北方迁徙 。其主要分布在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拉达克地区也有少量的藏羚羊分布着 。

藏羚羊的作息是非常有规律的,一般在每天的傍晚或者清晨的时候出来需找食物,但是当食物非常缺乏的时候,出来寻找食物的时间也会延长 , 所以有可能在白天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它们在四处活动;而到食物比较充足的夏季,它们会在湖边、草丛中休息 。
藏羚羊是几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的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
列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在没有许可情况下禁止狩猎和贸易 。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
在印度,除寨模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情况外,根据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 , 藏羚羊贸易也是明令禁止的 。

介绍:
它的基本形态:体长约为135厘米,肩高大约80厘米 , 体重45-60千克,雌性比雄性略小 。头形宽长,吻部粗壮 , 鼻部宽阔略隆起 。雄性有黑色长角 。
它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出去觅食,善于奔跑 。可以结成上万只的大群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方迁徙 。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藏羚羊体被厚密绒毛 , 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 国家的重点动物保护对象 。目前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保护区 。
藏羚羊是哪个地区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 。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 。雄性有直而细长的角 , 长约55-62厘米,近基部有明显的横棱 。雌性略小 。该物种头形宽长 , 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 , 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 。
2021年8月,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加强,我国藏羚羊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 。藏羚羊保护级别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 。

生活习性
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 。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动模式不同 。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 。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它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
每年四月底 , 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 , 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仔,然后母羚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 。早晚觅食,善于奔跑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 , 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 。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
藏羚羊是几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是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被列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禁止狩猎和贸易 。藏羚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 。该物种头部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 。背毛厚密 。上体淡棕褐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均白色 。背毛色同体背,尾侧及尾尖白色,尾腹面裸露 。藏羚羊是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被列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禁止狩猎和贸易 。藏羚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 。该物种头部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 。背毛厚密 。上体淡棕褐色 , 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均白色 。背毛色同体背,尾侧及尾尖白色 , 尾腹面裸露 。
【藏羚羊是几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以上就是关于藏羚羊是几级保护动物 , 藏羚羊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的全部内容,以及藏羚羊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