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坐时,不要坐不住了,或是妄想杂念多,或是身体不舒服受不住了就起来 , 结束训练 。而是给自己规定一次坐够多少时间,不到不结束起来 。不管你练得怎么样 。否则,一妄想多难受就起来,你就会训练成妄想多和难受逃避的下意识 。
2、静坐的关键在第一步感觉放松上 , 要学会领悟到什么是感觉放松 。感觉放松与我们一般习惯的说放松有什么不同 。
3、放松不必机械理解成要放松多长时间,几步几层做完 。一是平时有病,紧张的部位多放松一点儿,重心放松几下 。
注意:放松过程也就是在训练学会找感觉用感觉 。二是只要身体轻松下来,舒适起来,心基本能专注了就行了,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以烧炼命门为主的专注训练了 。注意,烧炼命门也是一举两得的训练 。一是激发命门能量,二是训练专注 。
4、命门专注也不必死死盯着,那是在用思想着力,你盯不住和很费力的 。要过度到是感觉专注,感觉在烧炼 。即专注到深层忘我的境界以后,专注自己在专注,命门自己在烧炼 。即不再用思想紧紧地盯着了 。这样反而是在训练学会用感觉 。
5、开始 , 很多人会一不死盯就不是陷入妄想纷飞 , 就进入昏睡状态 。那不要紧,你可以一是妄想杂念一起就觉,拉回来继续专注 。这样反反复复地训练 , 久了自然专注力就会强了 。但这也不是最终目的 。二是一专注后就放下,自然过度到训练出自在专注 。那是一种自我退出了,犹如睡着了,却似乎又有个没睡迷了的“明白”在不睡地醒着 。即人是似乎睡着了,眼耳鼻舌身意都关闭如睡着了,自我意识也没有了,如睡着时的那样 。但却有个像做梦时,在梦外清醒明白地看着梦境,又不陷入梦境 , 不会为梦境所动的“明白”,无看之看地在“看着” 。那个“看着”是无形无相的,如如不动的 , 明明白白的,只是个意识 。进入这种半睡眠半清醒的意识状态,是最理想的 , 那就是“恍惚我退明白出”了 。那里,如有妄想杂念,也如与我无关似的,不受影响,只是“看”着 。似如肚里明白一切似的 。
6、如妄想多,就不必去强行专注命门,改为只是退出了干预,不要想去强压和弃除杂念,也不要有那个想要静,什么都不想的意思 。只是如退出来,只是旁观静观一般地随它杂念妄想纷飞,我只是无形地知道着,明白着,“看”着 。不动地看着 。即自己就像垂钓者,只坐在岸边不动,只无心无念地,忘我地,下意识地在观看着那个浮标 。鱼儿来不来吃,该不该提钓,什么时候提钓才最合适,你下意识是知道的 。久而久之 , 你自知那些止不住的妄想纷飞,是些什么意思,要搞些什么名堂 。那四问就自然用出了 。一知就自然了了,妄想自不会干扰你了 。那个如如不动的觉性定,静观者就训练出来了 。你就不必纠结与妄想多不多,怎样才能心静 。这样的能力出来,你就不会纠结于孩子怎么不听话 , 要怎么才能教好孩子,自能最佳地选择和教好孩子了 。做其他一切事情也一样 。你会感觉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静,真正的静是不用费力的 , 在一切中的 。你自会用出最佳的终极智慧 , 一切事务处理的恰到好处 。即你在一切活动中,心理情绪反应中,自会比没有训练过的人,多了一个意识到,觉察到了的能力 。就不会被心理情绪牵扯着转而无法自我控制调整了 。也就会自动自我调整 , 选择和进入最佳状态了 。
7、即学会不受妄想杂念迷失和牵引支配,能静观其变,能知其来去、意思 。这样,开悟见性,自在其中 。这种静会使你的静气延伸在一切活动中,自动表现超常的智慧与能力了 。
8、最难是怎么训练都是一静坐,就不是睡着昏沉了,就是妄想杂念纷飞不止 。对于睡着 , 一是如果你平时紧张劳累,亚健康,失眠等 , 能通过静坐很快入睡了 , 或者听音频能入睡了,那是很好的调整疗愈啊 。但一定是放下了什么,不再紧张了,或者训练进入,跟听进入了的 。时间长了,还是这样,那反而是不是紧张,或想逃避什么,就是阳气不足 , 身体虚阴 。就要更加紧多练补元法 , 激发和补旺阳气 。如是妄想杂念纷飞,怎么都专注不了,一定是你潜意识有下意识原型思想 , 很强烈地在支配着你,有很强的紧张或潜紧张 。如你总是下意识渴望想要什么 , 担心害怕着什么 。就要深入训练深层退出自我,剥离开思想意识,只作个旁观者 , 或者训练出那个无形的“明白”和“看着”的能力 。还可念诀:“看着看着 , 只是看着 。摩诃般若 , 菩提萨埵(读tuo) 。”更可以将自我拉入小腹内坐着,用意识观看自己的样子,看看自己是被什么想法情绪拉扯着不能静下来的 。只是看着,久久自能看清放下或改变,心无一切静不下来的因素,就怎能静下来了 。
9、好好多听课程中的讲解 , 领会老师教的分析与认识自我心流的方法,并运用就练 。久久、处处、时时、事事地训练,必能很快就看清是什么下意识思想支配了自己,从而静不下来 。自会将静不下来的思想瓦解、改变、消除、退出了,心就自然能静了,会静在一切中了 。
10、所有的静心训练,只训练出一个意识:觉 。能在思想情绪,心灵活动,行为语言起处 , 这个觉自动地意识到 , 或看出,是在什么思想意识的支配下的作为,能自动自我调整了,不再受思想情绪的支配和干扰了,即是学会静心了 。

我们只要放下一切 , 身体或心灵的负重 。自静其心,无求于物,保持平静心态 , 甘于淡泊 。我们就能神安气定地静下心来 。
守静之道由于日常的控制感情,既无秘诀又无?径可言 。唯一办法:“行之若素 , 思之以恒” 。
【什么书能让自己心静下来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每一个人每天劳动、工作、学习之余,不妨静下心来,宁心静气,排除各种杂念,能有一、二次澄心静坐 , 每次30分钟 。全身放松调匀呼吸,头脑里什么也不想 , 周身得到充分休息 。
或掌中手握双球,双球摩擦旋转 。手指紧贴球体,双球在旋转时,中间不要产生空隙、顺旋转时用拇指发力,向掌心拨球 。使双球互绕顺转 。倒旋转时用无名指、小姆指向掌心发反力,使双球互绕倒转 。
通过手指活动,疏通经络、调节大脑的中枢神经 , 仿佛人与宇宙的地球、星球一起旋转,缓缓地走入内心宁静 。
让心静下来,可以听净化心灵纯音乐 。《journey》静静聆听优美旋律,在音乐的滋养中走入内心宁静 。

听一曲《旅行》,脑海里就像坐在湖边钓鱼,在夕阳余暉里,内心逐渐平静下来 。宁静之后想一两分钟,想那落日绯红景色,远山红霞…
求心的一贯宁静,亦可反复朗诵老子、庄子…致静名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庄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岁月如梭,人生匆匆,要学会给心灵一份宁静 , 摆脱心灵的桎梏和一切烦恼,拥有真正豁达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