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别称是啥,敦煌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敦煌的别称是啥

敦煌的别称是沙洲、沙都 。沙洲:在东晋成帝咸康元年,前凉文王张骏把晋昌、高昌、敦煌三郡和戊己校尉、玉门大护、西域都护、军三营设置成沙州,杨宣是沙州刺史,州治在敦煌,因此敦煌叫沙洲 。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 。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 。
敦煌的别称是啥,敦煌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敦煌,甘肃省县级市 , 由酒泉市代管 , 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ㄇ┑慕换愦?。敦煌市南北高 , 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东有三危山 , 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相连 , 北面是戈壁 , 与天山余脉相接 。
敦煌市境内各类文物景点265处,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 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境内长城 。

敦煌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敦煌起源:“敦煌”一词 , 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 。
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 , 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 。煌,盛也 。”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 。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 。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众说纷纭 。总之 , “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 , 这点应是没有疑问的 。
敦煌历史:敦煌有悠久的历史 , 灿烂的文化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
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 。在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
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 。后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 。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 , 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 。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 。隋朝的建立,改北周以来的鸣沙县为敦煌县 , 后来又将大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至敦煌充边 。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兵平定河西,修筑嘉峪关、明长城,重修肃州城 。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卫,又设置关西七卫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 。
敦煌的别称是啥,敦煌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扩展资料
敦煌位置境域:
【敦煌的别称是啥,敦煌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 , 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ㄇ┑慕换愕? ,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 , 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
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 , 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千米 , 仅占总面积的4.5% 。

敦煌的由来和历史

东汉应邵注的 《汉书·地理志》中注释“敦煌”二字的意义“敦,大也 。煌,盛也”,认为敦煌是一个繁华的城市 。
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解释“敦,大也 , 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认为此地对于广开西域有重要作用 , 所以名之为敦煌 。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 , 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 , 汉朝正式设敦煌郡 。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 。《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是众说纷纭 。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译音,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 ;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Taugas) ;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 ;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 。总之,“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这点应是没有疑问的 。
以上就是关于敦煌的别称是啥,敦煌的起源和历史简介的全部内容,以及敦煌的别称是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