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时候,会觉得春秋时期的人名字很奇怪 。比如孔子他老爹叫“叔梁纥”,这名字怪不?还有姓叔的人?再比如孔子去见过的那位著名的风流女 南子,这名字也够奇怪的,难道是姓南名子?
【孔子名字的来历是什么20字 孔子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春秋或更早时期的名字形式和现在不同 。一方面是姓氏分流 , 男子称氏不称姓,但氏又不稳定,经常随着其人的封地、官职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晋国元帅先轸 , 他又叫原轸,轸是名,而先、原是氏 。他先封于“原”这个地方,故此称原轸,后来又改封于“先”这个地方,故称先轸 。
另一方面,春秋时人的名字结构和现在不同,如前面说的孔子他老爹叔梁纥 。这老先生当然不姓叔,前面说了,他姓子 。叔也不是他的氏,他的氏是孔 。那叔梁纥是毛意思呢?其实 , “叔梁”是他的字,纥才是名 , 这是把名和字连称的 。与之类似的,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这老先生字孔父 , 名嘉 。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为氏,就称孔氏了 , 孔子的孔就是这么来的 。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孔父嘉、叔梁纥这些名字都好奇怪啊 。
另一种情况,就是周围蛮夷各国的人 。比如题主说的“夫差”、“要离”这些人 。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 , 吴、越都属于百越,是越人,他们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 。
举个很著名的例子:楚王的弟弟鄂君子析在河中游玩,船上钟鼓齐鸣 , 荡舟者是一个越人 , 于是他就唱了一首歌,是什么样的歌呢?他唱道:“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 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子析说这是什么鸟语?来人啦快给偶翻译一下,于是就有个翻译过来,说,他唱得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
这就是著名的《越人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翻译诗歌 。
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吴越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所以,象勾践、夫差、阖闾之类的名字,自然是音译的 , 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 。
宋国到春秋时期 , 有个君主宋穆公,临死前把君位传给了侄子与夷,并委托司马孔父嘉辅佐 。与夷即位后,就是宋殇公 。孔父嘉的妻子很漂亮,有一次走在路上,被太宰华督看见了,华督赞叹说“美而艳”,于是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孔父嘉,顺便也杀了宋殇公,另立了宋庄公 。
孔父嘉是什么人呢?他是宋国第五代君主宋湣公的后代,所以他也姓子 。
孔父嘉被杀后 , 他的儿子逃亡到了鲁国 , 就在那里繁衍了下来,孔父嘉,字孔父,名嘉 。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为氏,就是孔氏 。
所以孔子氏孔,姓子 , 名丘,字仲尼 。
为什么大家都叫他孔丘,没人叫他子丘呢?前面说过 , 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所以孔丘就只能叫孔丘 。
不过到后来姓氏合流,孔也就变成了今天的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