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元节,中原节是什么意思

中原节是什么意思?

正确说法是“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 , 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 ,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
什么是中元节,中原节是什么意思

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 ,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 , 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

什么是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又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 。
我国有不少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就是其中之一,在不少地区很多人家都会杀鸡宰鸭过这个节日,究竟中元节具体是什么节?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
详细内容 01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 , 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 。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
02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2010年5月 , 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03
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 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
04
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 。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 。“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 , 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 。
05
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十四是个隆重热闹节日 。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 , 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 。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
中元节 , 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 , 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 , 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
中元节——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 。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 。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 ,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 。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 。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 , 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 。
七月半 , 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 。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
【什么是中元节,中原节是什么意思】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中元节,中原节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以及中原节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