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这里,首先要分清楚,保险杠和防撞钢梁完全不是一码事 。位于汽车的车头称之为前保险杠和车尾部称之为后保险杠,汽车的保险杠是车身件的一种配件易损件 。


二、目前国内汽车前后保险杠一般都采用增韧(改性)聚丙烯(PP)材料作为原料注塑成形-聚丙烯Poly(propylene)塑料,具有熔点高(可达167℃) , 耐热,密度,是目前通用塑料里最轻的一种,有较高的耐腐蚀性 。其制品的强度、刚性和透明度都相对较好的特点,缺点是耐低温性能差 。

三、其实最早期的汽车前后保险杠都是金属的,发展到今天一些重型车辆、特种车辆、军车还是钢制的保险杠,而作为普通的乘用车 , 目前的保险杠都是塑料的 。至于保险杠为什么没有沿用金属制材料而改用塑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成本低
【汽车保险杠材料是什么塑料,小轿车的保险杠一般是什么材料】
把前后保险杠塑料化,这无疑会降低造车的成本,这也是车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现在的市场都是价格战的硝烟 , 那么车企想要占领市场份额 , 那么汽车的价格定位是极其重要的,因而造车成本控制就是它们唯一控制点 塑料与金属的价格相比,这个毋庸置疑了吧 。塑料相对成本比较低,也容易塑形 。现在的汽车生产基本都是流水线化,模具化,除了车身框架是采用高强度的刚性材料以外 , 其他很多部件都是采用轻量化,主要优点是耐腐蚀、易塑形、易加工、易维修更换等,所以造车成本得以控制后,最终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也会更合理,这一定是相对应的 。
2、安全性能并不低
大部分人认为保险杠对于抵御撞击时将起到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车辆安全 , 其实不然,汽车钢性并不是靠保险杠来承担的,主要由整车的车身框架设计而定,也就是说保险杠的薄厚和材质 , 并不是直接决定车辆的安全性 。所以综合来看 , 不同材质的保险杠可能会在小磕碰上存在差异,但对于较大的碰撞来说都是不堪一击的;其实塑料的保险杠它的的安全性能并不低 , 由于材质原因,比金属更具有弹性以及更好吸收撞击能力,当汽车在中低速行驶时,如果与其他车辆、物体或者行人发生碰撞时(此时你恨不得保险杠是海绵做的吧?),塑料保险杠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险杠在发生变形的同时,也会吸收大部分的能量,这样也会较少对人或物体伤害;如果是高速发生碰撞时,即便是换成薄薄得一层金属,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对结果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 所以说塑料的保险杠它的安全性能并不低 。
3、轻量化、性能强
金属就是比塑料要重很多,同样体积的金属材料与塑料比,金属材料的重量将近是塑料的10倍,如果是金属材质的保险杠,车身质量重量了,惯性也就大了,对加速,操控,油耗都会有影响,尤其是刹车,塑料保险杠质量轻了,车的质量就轻了,油耗更理想了,制动效果也更好了;塑料保险杠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防腐性、耐老化、耐磨、耐洗刷、防水性,发生轻微碰撞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弹性自动恢复 。
4、有利于行人安全:
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时,塑料的保险杠可以更好的保护行人的安全,塑料保险杠可以有很好的抗冲击性,降低汽车保险杠对于行人的伤害 。
5、塑料保险杠不易生锈:
塑料保险杠相比较金属保险杠来说在抗锈的能力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 可以节省相应的养车成本 。
四、总结
其实大家关心的是汽车的安全 , 并不是说汽车的什么材质就是能够保障你的人生安全的,汽车的安全系数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主要还是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意识与开车技巧的熟练程度,即使给你开的是装甲车,而你开掉进了悬崖峭壁开 , 安全性不一样形同虚设吗?

位置:位于汽车的车头称之为前保险杠和车尾部称之为后保险杠,汽车的保险杠是车身件的一种配件易损件 。
材料:一般都采用增韧改性聚丙烯(PP)材料作为原料注塑成形-聚丙烯Poly(propylene)塑料(俗称PP料),具有熔点高可达167℃,耐热,密度(0.90g/cm3),是目前通用塑料里最轻的一种 。
汽车前后端装有保险杠(bumper),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 。
扩展资料
汽车的保险杠结构组成
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厚度为1.5毫米左右的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螺丝连接,可以随时拆卸下来 。
这种塑料保险杠使用的塑料,大体上使用聚酯系和聚丙烯系两种材料,采用注射成型法制成 。例如标致405轿车的保险杠,采用了聚酯系材料并用反应注射模成型法做成 。
而大众的奥迪100、高尔夫、上海的桑塔纳、天津的夏利等型号轿车的保险杠,采用了聚丙烯系材料用注射成型法制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