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史上最重要的四件事大家伙儿都知道:衣食住行 。这其中,“衣”排在第一位,不穿衣服冻死……
言归正传,中国古代做衣服的材料很多,贵族的、贫民的、丝的、棉的、麻的、丝麻混编、棉麻混编、丝绵混编等等,现在郭德纲又发展出了塑料的西装……这其中,绫罗绸缎,就是四种做衣服的材料,虽然现在统一形容富贵人家锦衣玉食就用“穿的是绫罗绸缎”一言概括 , 而且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最多也就穿个丝绸的马甲裤衩啥的,基本不会再生活中细分,但在历史概念上,这四样东西还是有区别的 。
先说共同点:
共同点一:都是丝织品;
共同点二:都是有钱人穿的;老百姓主要穿麻、棉、稍微好点儿的也就到帛,通常穿不起丝织品 。
再来说不同点:
先说绫:
词典上将绫解释为: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 。绫质地较为轻薄,光泽柔滑,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唐宋时已用作官服的主要面料,当时称之为“绮” 。史书云:绮 , 欹也 。其文欹斜,不顺经纬之纵横也 。
逛博物馆时候见过这玩意儿,直观感觉有二:第一很?。?第二纺织的经纬线是斜45度角的 。历史小说和电视剧经常听到的要命的话就是“赐白绫” , 就是允许上吊保留全尸的意思——这说明了啥,说明了绫足够结实,吊个百八十斤的人都没问题!为啥结实?因为绫的纹理是斜的?。毕呓恢? ,不容易撕破 。
这就是绫的内部结构,大致上就是这个意思了 。
赐一丈白绫,不结实弄不死人
再说罗:
罗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运用罗绸织法使织物表面具有纱空眼的花素织物统称罗,在商代已经出现 。
虽然没有绞丝旁,但罗也是实实在在的丝织品 , 而且还是纯粹蚕丝所制作,在知乎上看到过一首写罗的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所以这玩意儿虽然也具有轻、薄的特点,但是重点在于有空眼,估计后来发展成了蕾丝……
上面是浙江出土的战国晚期到西汉初期之间的罗衣 , 上图是残片,下图是纤维放大图 。
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罗裙”
下面说绸:
绸采用平纹组织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的丝织物 。其特征为绸面挺括细密,手感滑爽 。
后来绸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丝绸之路就因为卖这玩意儿到国外出了名 。直观感受第一,这玩意儿厚,比绫和罗那是敦实了好几倍,第二是牛奶般丝滑,上面没有绫的斜纹花,也没有罗的窟窿眼 , 肯定摸上去感觉不一样?。?
丝滑厚重的感觉,一眼就能感受到 。
最后说缎
缎采用缎纹组织或缎纹变化组织,外观平滑、光亮、细密的丝织物 。锻织物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它是丝绸产品中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为高级的大类品种 。其特点为平滑光亮,质地柔软 , 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 。
关于缎和绸,要区分起来比较难,要不然绸缎绸缎的总放在一起说呢,不过花纹、花型、花色要更高大上一些,说起来就是高级丝绸 。
【绫罗绸缎的区别是什么,绫罗绸缎是错别字吗】
在古代 , 缎子做的衣服通常只有社会生物链顶端的大姑娘小媳妇才穿得起,现在,婚礼上常见 , 新娘们手上系的那玩意儿,不就叫“缎带”么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烦请点赞、评论、关注【欧罗巴足迹】,游学欧洲的中国史专业小编与您共同探讨生活与学术问题 。
一般来说 , 绫罗绸缎代指各种丝织品种类 。这种说法的前提就是绫、罗、绸、缎是各具特点的不同类型,这样才能相对全面地涵盖丝织品的主要范畴 。下面就简单说说怎么分辨 。
绫从绮发展而来,始于秦汉时期 , 于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多用于官服制作 。绫字有借用“凌”字的含义 , 意指初期绫的纹路应该具“冰凌之理”,即绫类织物表面有清晰可辨的经面斜纹组织 。
罗是运用罗绸织发诗织物表面出现纱空眼的花素织物 。罗是纯蚕丝织品 , 因为有沙孔密布,所以轻薄柔美、通风舒适 , 在外观上也相对比较容易分辨 。杭州以罗产著称,故凡佳罗,多有杭罗之谓,其实未必尽出于杭 。
与绫罗不同 , 绸类的内部品类就很丰富,按其原材料有真丝、绢丝、柞丝等划分 。绸在古代主要用于高档衣服的里绸,它的纹理同样也很清晰,纹路与绫有所区别 , 色泽多走艳丽一路 。
缎是利用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品 。缎纹组织里面经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满表面,并遮盖另一种均匀分布的单独组织点 。换而言之,就是单一纵向或者横向的纹路布满表面 。经线浮长曰经缎,纬线浮长曰纬缎 。统观各类 , 缎类是技术工艺最为复杂、外观表现最为华丽的 。故而有学者把绫比作唐诗的端庄秀美,罗比作宋词的清逸妩媚,绸比作打油诗的流行市井 , 缎比作汉赋的铺排扬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