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咨询:为何你的孩子不独立?( 二 )


我接着问:“对与错的标准在哪里呢?”妈妈想了一下 , 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态 。
03
从这个情景中 , 可以看到 , 陈晨的想法是被压抑的 。 即使她表达了 , 最终也会遭到妈妈的反对 。 因此 , 她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 , 服从妈妈的意见 。
而妈妈说要纠正她的错误 , 其实对错的标准在妈妈那里 , 和她意见一致的 , 她认为是对的 , 反之 , 就是错的 。
妈妈在口头上希望孩子更有主见 , 但内心却更喜欢服从她意见的孩子 。 久而久之 , 陈晨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孩子 。 妈妈的做法与她的愿望是相违背的 。
我使用了认知调整和行为指导的方式去进行 , 与妈妈反复讨论了怎样的亲子互动能符合她的愿望 , 妈妈明白了以往的模式影响着孩子的性格 , 她同意了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 , 让孩子更多的做主 。
我给这个家庭布置的功课有:
正值暑假 , 给陈晨一个任务 , 决定去哪个地方旅游 。 让孩子自己去问同学、查找资料、寻找特色景点 , 安排旅游进程 。 父母配合孩子的决定 , 给予孩子支持 , 无论她做得怎样 , 都赞赏她的努力 。
每周带孩子去一次大型超市 , 给予她两个自由自主购物权力 , 让她在去之前 , 想好需要买什么 , 在一定金额范围内 , 满足孩子 。
报读兴趣班前 , 咨询孩子喜欢上哪个课程 , 尊重孩子的选择 。 让孩子知道 , 除了“正确的”的选择外 , 还可以有“我喜欢的”选择 。
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 , 并用引导式的语言来代替命令和否定 。 即使觉得孩子说的话不成熟、不正确 , 也不要抢做孩子的“代言人” , 家长耐心的倾听 , 能保护孩子自我意识 , 鼓励孩子顺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
在孩子难以做决定时 , 家长不妨把直接的意见改成启发性的 , 如:
“这种情况你认为怎样做会更好呢?”
“选择了第一种会有怎样的结果?选择第二种呢?哪种更符合你的意愿呢?”
引导孩子去独立思考 , 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好事情 。
儿童心理咨询师建议
允许孩子说“不” 。
当孩子的“不”受到了允许 , 她的意愿就受到了尊重 , 她的人生就具备了新的经验 , 她被允许有自我、有主见 。 她会更自信 , 慢慢的不会再去盲从别人了 。
旅游回来后 , 让孩子每周末做一天“管家” 。 这一天 , 所有决定都是由她来做 , 如要出去玩 , 让她安排好看电影、吃饭、游乐等活动 , 并预算好花费 。
这样 , 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尊重 , 她的独立思考和决定的能力也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
【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咨询:为何你的孩子不独立?】旅行回来后 , 我与母女俩会面时发现 , 陈晨变得不一样了 。 她脸上带着神彩 , 说话主动了 , 问及旅行的过程 , 她很兴奋地向我介绍各种新鲜事 。 在以后的咨询中 , 陈晨每一次都有一些变化和进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