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个人心理咨询:为何总是难以跟父母亲近?

艾米咨询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心理疾病 。
工作几年了 , 每年只有春节才回一次家 。 我平时很少打电话回家 , 也基本不会想父母 , 微信也不喜欢回复 。 父母和爷爷奶奶关系很差 , 有时候父母打来电话 , 最后总演变成说爷爷奶奶的坏话 , 或者演变成对我的指责 , 一说就根本停不下来 , 想叉开话题都不行 , 听着特别难受;有时候好不容易通一次电话 , 却觉得特别尴尬 , 根本没话可说 。
父母对我这种不关心他们的态度很失望 , 时常打来电话教育我要孝顺他们 。 但其实 , 我每月给生活费 , 生日节假日也会给他们买礼物 。 只是 , 我没有成为喜怒哀乐都和他们分享的小棉袄 , 不会说让他们高兴的甜言蜜语 , 这就不孝顺了吗?
有时候他们质问:每次给你发信息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 你就真的有那么忙?难道你就一点都不想我们?他们觉得我自私、凉薄 , 这时候我更加反感 。 偶尔我会想念他们 , 但就是不想联系 , 跟他们亲密不起来 , 有什么事情也不想和他们说 。 虽然每次想到等到他们老去我再也无法挽回的一天 , 心里都会有一丝丝难过和无奈 。
小时候是由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 到了初中时被父母接回去 , 当时他们感情不好 , 天天吵架 , 总说着对方的不是 , 家里一地鸡毛 。 父母对我既控制又苛刻 , 经常冷暴力 , 即使生病了也会被责骂 , 从未感受过他们的关心和肯定 。 幸好高中后我开始住校 , 每到周末才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回家 。 大学选择去了外地的学校 , 也是为了远远地逃离他们 。 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不会想要联系父母 , 打来电话也很烦 。
有时候和朋友聊天谈心时 , 了解到她们和父母的关系特别好 , 每次通话能够长达1小时 。 我既诧异又羡慕 , 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做到的 , 但是 , 我并不想努力去改变这种情况 , 觉得这样更轻松 。
但父母总希望我能够多联系他们 , 跟他们多亲近 。 我很抗拒 , 做不到 , 该怎么办?
父母|个人心理咨询:为何总是难以跟父母亲近?
本文图片

首席心理咨询师李建学老师解读
小时候没有和父母亲近过的人 , 长大后也难以和父母亲近 , 这并非自私和凉薄 , 而是有内在的心理原因的 。
父母想跟你亲近 , 抱怨你不亲近他们 , 你想亲近他们却又害怕他们亲近 , 这是一种亲密关系障碍 。 作为孩子的你需要与父母亲近时 , 却被冷漠对待 , 或被攻击、被伤害 , 让你内心有了阴影 。
人的本能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 , 这些不愉快的记忆和痕迹 , 让你害怕亲近他们 , 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关系的障碍 。
01
亲密关系障碍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方面 , 是源于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 , 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良好的陪伴和及时的爱的回应 , 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 孩子会发展成矛盾型或回避型依恋风格 。
● 安全型依恋关系是——我觉得你是一位好妈妈 , 愿意和你在一起 , 不愿离开你 , 也不希望你离开我 。 (父母能够即时给予孩子爱的回应 。 )
● 矛盾型依恋关系是——我觉得你不是一位好妈妈 , 但我又离不开你 , 但你在身边我又讨厌你 。 (父母有时候关心孩子 , 有时候又不在乎孩子 , 给予的回应是断断续续的 。 )
● 回避型依恋关系是——我觉得我讨厌妈妈 , 我不想跟你在一起 , 我自己一个人玩开心一些 。 (父母疏离而冷漠 , 经常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 那么孩子就把这种依恋的需要回避掉了 , 才不会感受到痛苦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