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咨询:孩子与老师起冲突后,一直郁结于心,学不下去,该怎么办?

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咨询:孩子与老师起冲突后,一直郁结于心,学不下去,该怎么办?
本文图片

五年级的余晖最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 妈妈和他自己知道 , 问题源自于一个心结 , 于是 , 妈妈带着余晖来进行心理咨询 。
余晖不善言谈 , 但学习比较刻苦 , 成绩一直是中上水平 。
一个月前 , 在班主任的课上 , 余晖突然想到下课时要打一个电话 , 而他的手机快没电了 , 他打算先关机来节省电量 , 于是偷偷地拿出手机来关机 , 不巧被班主任发现了 , 当众批评了他并没收手机 。
余晖没有争辩 , 他内心却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 觉得特别没有面子 。 事后 , 老师通知他写好检讨来取手机 , 他没有理会 。
从此以后 , 上课听不进去 , 最近的考试考得一塌糊涂 。
妈妈观察到儿子最近老生闷气 , 手机又不见了 , 细问之下才了解到这个情况 。
在家里 , 余晖跟妈妈还谈得来 , 但和爸爸的交流非常少 , 因爸爸总不赞同他的观点 , 他们容易有冲突 。 发生这件事后 , 爸爸找他谈过 , 叫他别这么小心眼 , 老师还不是教育你遵守纪律 , 余晖不吭声 , 也不理会爸爸的说法 。
看着孩子情绪差、成绩差 , 妈妈心急如焚 。
▓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郑启涓老师分析
手机在人的潜意识里 , 代表着自我的一种延伸 。 手机被老师没收的事 , 对于余晖来说 , 意味着他被老师否定了 。
在家庭里 , 经常被父亲否定的余晖 , 他的内心有着自卑感 , 比较在意别人是否尊重他、认同他 。 老师的行为触动了他内心的敏感点 , 激发了对老师的抵触 。 由于自卑和沟通能力的缺乏 , 余晖并没有表达和解释 。
我们知道 , 老师对学生最大的要求 , 就是学习好、成绩好 , 于是 , 余晖使用了“成绩差”的方法来攻击老师 。
这个案例中 , 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他在攻击老师 , 同时也要改善家庭的沟通氛围、提高孩子的自信和沟通能力 。
处理
▎调整孩子对此事的认知
余晖说了这件事后 , 我表达了对他内心委屈、愤恨情绪的理解 。 然后进行认知调整:“老师为什么会收你的手机呢?”“因为他认为我上课玩手机 , 他冤枉了我 。 ”
“他为什么不能认为你在关机 , 而是冤枉你玩手机呢?”“他看到我按手机了 , 我也没有解释 。 ”
“有没有办法让他不冤枉你呢?”“如果我当时解释一下 , 也许会好些吧!”
面对自己当时为何没做“解释” , 余晖开始沉默了 , 变得沮丧 。 我引导他一步步去觉察自己的情绪 , 看看情绪的背后是什么 。
他鼓起勇气 , 说起了与父亲的关系 , 他觉得父亲经常误解他 , 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 他的解释在父亲那里都是“借口” , 他说不过父亲 , 也吵不过父亲 。
面对老师的误解 , 余晖内心很愤怒 ,“我很气愤 , 就要老师知道 , 他冤枉我了 , 害得我学习也不好了 。 ”
当处理了余晖与父亲的关系后 , 余晖也厘清了与老师的关系 , 他开始理解老师当时的行为反应 , 对老师的愤怒也消解了 , 他决定和老师进行沟通 , 争取取得理解并要回手机 。
▎ 让妈妈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在妈妈的角度 , 我建议她和老师进行沟通 , 让老师配合处理好这件事 , 并在平时多安排孩子发言 , 多鼓励孩子表达 。 跟爸爸进行沟通 , 邀请他过来咨询 。
▎调整爸爸和儿子的沟通方式
就爸爸教育孩子不要小心眼、要理解老师这一细节 , 爸爸澄清了他的想法、目的:“我希望他能够放下这件事 , 开心些 , 更好地学习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