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对气质有自己的理解 那些书读很多,有厚度又有深度的人,言谈中很容易看出来( 二 )


因为这个故事 , 想起罗翔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 , 就是在脑海中 , 能够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 , 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 , 脑海中总是非此即彼 , 非黑即白 。 ”
认知越低的人 , 越会用自己想法来定义这个世界 , 这是认知的局限 , 也是读书太少的结果 , 这才不接受更多可能 。
反而是知识储备大的人 , 见到了更大的世界 , 明白自己的认识只是世界一隅 , 这才能做到兼容并蓄 。
所以 , 读书的人往往温和 , 不爱计较 , 因为他们明白 , 凡是存在 , 皆有合理之处 。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气质有自己的理解 那些书读很多,有厚度又有深度的人,言谈中很容易看出来
文章图片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气质有自己的理解 那些书读很多,有厚度又有深度的人,言谈中很容易看出来
文章图片
很同意作家三毛写过的一段话:
“读书多了 , 容颜自然改变 , 许多时候 , 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 , 不复记忆 , 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 在气质里 , 在谈吐上 , 在胸襟的无涯 ,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
如今的很多人 , 都知道读书的意义 , 生怕别人看穿自己肚子没有几滴墨水 。
于是 , 每次看到感兴趣的书籍时 , 总喜欢把书买回去 , 可买是一回事 , 看是另一回事 , 买的书再多倘若不看 , 也只是白白浪费钱 。
更重要的是 , 一个人读了多少书 , 懂多少道理 , 是能看出来的 。
有些人 ,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些人 , 空有书屋心无料 。
愿我们都能成为前者 , 让书籍成为自己的血肉和力量 , 而不是自己向外炫耀的无用资本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