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刘玮/冰寒/梅鹤祥/马彦云等专家解读防晒新趋势( 二 )


就防晒品类而言 , 目前 , 防晒品正在从独立走向融合 , 在化妆的每个步骤几乎都能找到有防晒功能的彩妆来替代 。 因此 , 刘玮教授认为 , 融遮瑕、防晒、祛斑美白于一体的粉底产品 , 和防蓝光的养肤彩妆 , 非常有发展潜力 。
品牌刘玮/冰寒/梅鹤祥/马彦云等专家解读防晒新趋势
文章图片
老爸评测工程师陈仁钗
据老爸评测工程师陈仁钗透露 , 随着新法规的出台 , 存在违规宣称的品牌在减少 。 产品中添加违禁物质的情况在改善 , 但还有向前推进的空间 。
陈仁钗进一步表示 , 对于防晒产品 , 老爸评测以往的评测重点是相关产品的功效、防水性、风险物质的代入等 , 但从今年开始 , 将从这些产品的原料、配方端做更多验证和审核 。
在防晒产品的配方中 , 防晒剂、抗氧化剂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成分 。 据了解 , 在欧洲 , 很多品牌会在防晒产品中添加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等抗氧化剂成分 , 来加乘防晒效果 。
而对于防晒产品中起主要作用的防晒剂(也叫紫外线吸收剂) , 梅鹤祥先生表示 , 理想的防晒剂应该具备16个条件 。
品牌刘玮/冰寒/梅鹤祥/马彦云等专家解读防晒新趋势
文章图片
来源:弗图医学
据梅鹤祥先生介绍 , 乳化剂/润肤剂、液晶结构、聚合物/硅油、肤感调节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是防晒配方中的有利因素 。 其中 , 水溶性和油溶性防晒剂配和使用时 , 还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
但常见的防晒配方中 , 还会出现变色、重结晶、超级粉体、与包材和防腐体系发生反应、被光降解等6种不利因素 , 这些可以通过更换原料、配方重组来解决 , 其中 , 选择高密度的聚乙烯包材 , 可以很好的避免防晒配方与包材发生反应 。
除了传统的通过工艺手段不断提升防晒产品的功效外 , 刘玮教授和梅鹤祥先生也指出了未来防晒产品发展的新方向 , 使用以DNA修复酶为代表的的生物防晒剂来消除光在皮肤上造成的生物损伤 。
不过 , 关于防晒产品 , 现阶段业内还存在两大争议 。
品牌刘玮/冰寒/梅鹤祥/马彦云等专家解读防晒新趋势
文章图片
左起依次是梅鹤祥先生、马彦云博士、冰寒博士、刘玮教授、哈佛医哥-Dr.Jeff、陈仁钗工程师
有报道称 , 有机防晒剂可能被皮肤吸收 , 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使用此类防晒霜会引起人体产生系统性的不良反应 。 而相关研究的作者也表示 , 研究结果并非暗示个体应该避免使用防晒霜 。
基于此 , 最近十几年间 , 防晒产品的研发都是朝着大分子(理想情况下防晒剂超过500道尔顿)的方向走 , 以防渗透进皮肤屏障 。
另一种争议是 , 防晒霜是否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 造成骨质疏松 。 对此 , 刘玮教授表示 , 规律使用防晒霜不会影响健康个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 。 但在中高纬度地区 , 规律使用高SPF的防晒霜在理论上或许会影响维生素D的水平 , 因此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
关于防晒产品 , 只懂SPF值还远远不够
消费者对防晒的关注度从2010年开始不断攀升 。 皮肤科医生、红人@哈佛医哥-Dr.Jeff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 , 随着中国消费者在护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加 , 针对防晒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细 。
品牌刘玮/冰寒/梅鹤祥/马彦云等专家解读防晒新趋势
文章图片
哈佛医哥-Dr.Jeff
因此 , 哈佛医哥-Dr.Jeff会从病人的问题出发 , 来输出与护肤相关的内容 。 如果后续要做自有品牌 , 他表示会从自己的专业和强项出发做产品开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