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 孩子“大冒险”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

刘老师的儿子今年五岁,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活泼到没有一刻是闲着的 。
嘴里无时无刻都在说话:最近看过的机器人动画片,如何打怪兽,周围小朋友今天做了什么,班主任和别的老师说了什么,刘老师说用滔滔不绝形容都不为过 。
只有看动画片的时候儿子才能安静一会,等动画片一结束又在家里上蹿下跳,把家里搞得一团糟 。
精力旺盛非常旺盛,有时几个大人都看不住,夫妻俩也是疲惫不堪 。
小朋友的这种行为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改观,上了幼儿园也是“捣蛋分子” 。
幼儿园的老师说他总是不停的和小朋友讲话,小朋友们不回应,也依旧我行我素 。
老师在教儿歌古诗时,他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提问古诗,他却一句也背不出来 。
平时总是招惹小朋友,不是拽同学一下辫子就是乱跑的时候打同学一下,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 。
多动症 孩子“大冒险”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
文章图片
老师说与家长沟通就是想问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刘老师说孩子在家也是同样,是个活泼到让父母“头疼”的孩子 。
家长有时会采取一些惩戒手段,如让孩子罚站10分钟,可是他罚站的时候他也不消停,不是扣扣手就是挠挠耳朵亦或是挖挖鼻孔,总之小动作不断 。
前几日,钻进三楼的护栏和玻璃之间玩,哄下来之后,老师吓出了一身冷汗 。
得知消息的刘老师和老公也是非常后怕,为了避免孩子继续做出过激的行为和举动,幼儿园老师建议夫妻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 。
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多动症 。
多动症 孩子“大冒险”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
文章图片
多动症 孩子“大冒险”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
文章图片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第一,活动过度 。
这种表现大多开始于幼儿早期也就是2-3岁的年龄,在婴儿期这些多动的孩子就会表现的格外活泼 。
喜欢攀爬婴儿床,稍大一点开始接触书籍后表现出“喜新厌旧”的特点,很多书简单翻个一两页就要更换,更有一些撕书的行为 。
李医生曾在早教班碰到一位小朋友,整个40分钟的活动中他就一直在绕场跑圈,老师说什么他都不理会 。
家长把他抓住后他就像一个泥鳅一样在大人的怀里钻来钻去,直到挣脱 。
当多动症的孩子上了小学后,无法适应课堂环境,小动作不断,愿意招惹同学 。
对于没有见过的东西给予特别大的好奇心,总是愿意碰碰这个、摸摸那个 。
对于同学,也总是会没事拽人家一下衣服,薅人一下头发,为此会和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出现矛盾,大打出手 。
多动症 孩子“大冒险”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
文章图片
第二,注意力集中困难 。
上课时总是似听非听 。老师会反映孩子溜号严重,连布置作业的几分钟也坚持不了 。
回头看看孩子记得笔记,断断续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另外一种情况是主动注意、被动注意都很强烈 。
周围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动静都能引起他的注意,整节课下来他的头像“拨浪鼓”一样转来转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