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爆火收官,背后这个男人更值得关注( 二 )
梁晓声也觉得 , 一位会讲故事的母亲和从小穷困的生活 , 是自己成为一个作家的先决因素 。
因为他一直坚信:贫穷、苦难不可怕 , 只怕没有信念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68年 , “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 , 梁晓声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
只为每个月可以挣得40元钱 , 为他大哥交医药费 。
从神经衰弱喃喃自语到开始打人离家出走 , 哥哥的病情急转直下 , 全家人因此备受折磨、每天提心吊胆 。
有一年他回家探亲 , 发现家里窗上安装了铁条、钉了木板 , 玻璃所剩无几;
家里易碎的东西一件没有了 , 菜刀、碗和盘子都锁在箱子里 。
知道哥哥病情日益严重 , 他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的7年里 , 既干体力活 , 也为兵团写稿、参加文学创作 , 就为多挣些钱给哥哥治病、贴补家用 。
梁晓声坚持创作 , 为他赢来了人生的新机遇 。
1974年 , 复旦大学来到兵团招生 , 因作品得到力荐 , 他被复旦大学中文系成功录取 。
终于走出北大荒 , 来到上海大都市 , 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后来 , 他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 。
有了一间11平米的单身宿舍 , 除工作外 , 每天就是写作、读书 。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早期代表作 , 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
文章图片
1981年 , 经人介绍 , 梁晓声认识了焦丹 。
第一次见面 , 梁晓声便坦诚地说:
“我们家条件很差 , 兄弟姐妹多 , 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大哥 。
我工资的一半都要拿来补贴家用 , 我自己也因为长期熬夜写作 , 身体不是很好……”
却不想这番话后 , 坚定了焦丹和他在一起的决心 。
结婚时 , 焦丹拿出一点积蓄 , 缝了两条新被子 , 提上3个行囊 , 坐着公交车 , 来到这个只有11平米的小宿舍 。
有了贤妻陪伴左右 , 梁晓声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 。
终于1982年 , 短篇小说成功发表 , 他也由此有了名气 。
因作品众多 , 1984年更被称之为“梁晓声年” 。
不过当时 , 梁晓声每月工资49元 , 要给父母寄20元养家 。
父亲生病后来到北京 , 看病治疗期间 , 梁晓声承担了全部费用 。
正如他说的那样:
“对于大多数的人 , 人生本就是一堆责任而已 。
参透此谛 , 爱情是缘 , 友情是缘 , 亲情尤其是缘 , 无论怎样 , 皆当润砾成珠 。 ”
小弟妹妹等亲人相继去世 。
尝遍人生别离痛苦后 , 忙着写作的梁晓声 , 时常惦记晚辈 , 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过好日子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梁晓声认为:
“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 , 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 , 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 , 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 。
有时 , 仅仅一种而已 。 ”
他是这么说的 , 也是这么做的 。
文学影响过他 , 相信它也会影响别人 。
所以写了大半辈子 , 他很想好好写一部作品 , 向文学致敬 。
2010年 , 梁晓声开始了“马拉松”式写作长跑 。
每天早上 , 他削好一筒铅笔 , 在长方桌上摊开一沓沓稿纸 , 低头伏案开始10个小时的创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看了央视力荐的《人世间》,我终于明白人为什么要逼自己多读书
- 周秉昆|《人世间》修脚工作人员的爱情: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也隔了座山
- 雷佳音|从《人世间》到《相逢时节》,好害怕霸屏的雷佳音会被坑破产
- |从《我们的婚姻》中看婚姻的本质,找到平衡实现共赢而非男女博弈
- 我们的婚姻 《我们的婚姻》:嘉宾惊喜,但最意外的是2种认知被颠覆,太过瘾
- 一生何求 问自己,这《一生何求》?
- 周蓉|《人世间》为了周蓉变“人间清醒”,委屈了蔡晓光和多少人?
- 全职妈妈 《我们的婚姻》:全职妈妈蒋静把老公当老板,卑微的一面扎心了
- 小敏家 《小敏家》中年人的爱情:拧巴、沉重,又可怜
- 人世间|热播剧《人世间》: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认知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