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 本宗渡口:我将十八岁的青春留在了那里,一个梦中的桃花源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 而故事却各各不同 。小说或者剧本里的故事 , 大多经过加工提炼 , 具有文学的意义 , 但与普通人的实际经历存在距离 。我比较赞同有一定文字能力 , 又有写作冲动的人写自己的故事 , 哪怕是流水账似的日记或杂感 , 留下一些与自己生活的时代相关的痕迹 , 表示你真的来过 。如果大家都不写 , 这些故事就湮灭了 。至于写得有无价值 , 可否留存 , 那是后人的事 , 与己无关 。
本宗渡口渡口 本宗渡口:我将十八岁的青春留在了那里,一个梦中的桃花源
文章图片
陈光建
“行到断桥人唤渡 , 对岸撑过小舟来” , 这是写渡口的诗句 , 不知何人所作 , 读来很有意境 。我们的人生之路时遇断桥 , 而对岸柳荫下的小舟却不一定常有 。本宗 , 雅鲁藏布江边的一个小渡口 , 五十一年前 , 我曾在那里渡人过江 。许多印象都消逝在记忆的长河里 , 不留痕迹 , 唯有这类似佛教开示的渡人与自度 , 此岸与彼岸的经历 , 久久萦怀 。从谷歌卫星地图上看 , 本宗渡口已不存在 , 取而代之的是下游不远处的巴嘎一号大桥 。斑驳的绿色覆盖了渡口遗址 , 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
渡口 本宗渡口:我将十八岁的青春留在了那里,一个梦中的桃花源
文章图片
一九七一年三月十日 , 一支西藏军区运送入藏新兵的车队从成都出发 , 经过二十多天的行军 , 于四月初抵达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十一师三十三团团部驻地 , 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米林县卧龙台 。因为高原反应 , 我在途中的巴塘住了半个月医院 , 到团直属特务连报到时 , 已是四月末 , 卧龙台正是柳枝泛绿 , 残红落尽时节 。我被分到工兵排一班 , 班长王志敏 , 六九年兵 , 成都人 。副班长扎西 , 七零年兵 , 西藏丁青县人 。战友中有六九年 , 七零年入伍的老兵 , 以及我们几个七一年的新兵 。特务连 , 乍听很神秘 , 其实就是执行特殊任务的连队 。三个排 , 侦察 , 工兵 , 警卫 。工兵排在战斗中担负修路架桥 , 爆破排雷的任务 。经过四个月的训练 , 包括在甲格台师部工兵营一个月的骨干集训 , 全团班长(我是作为培养对象参加)集训 , 我基本掌握了雷管接续 , 六九式爆破筒使用 , 构筑工事 , 埋设地雷 , 抛射炸药包等技术 , 以及快速出枪 , 夜间打背包的技能 。
三十三团下属三个营 , 分别驻防雅鲁藏布江米林县里龙至卧龙一线 。一营驻在江北的嘎塘和本宗村附近 , 为方便交通 , 团里在本宗村江南设了渡口 , 由工兵排各班轮流驻守 , 十月轮到我们工兵一班 。渡口离卧龙台大约二十多公里 , 在省道306旁 。十月中旬 , 由副班长扎西带队 , 半个班一行五人去了渡口 。换班交接后 , 安排铺床 , 副班长睡挡头 , 老兵睡挡尾 , 一排通铺 , 各就各位 。铺板上垫着装了松针的麻袋 , 感觉柔滑柔滑的 , 散着淡淡的松脂香味 。安顿以后 , 副班长宣布规矩 , 轮流做饭 , 站哨 , 操作橡皮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