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 靠护肤品打天下,华熙生物的科技故事难再续

睡眠 靠护肤品打天下,华熙生物的科技故事难再续

文章图片

睡眠 靠护肤品打天下,华熙生物的科技故事难再续

文章图片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提起华熙生物 , 人们更多的印象是:这是一家靠玻尿酸起家的医美板块的龙头公司 。 不过 , 据其近日发布的最新财报 , 华熙生物的这一地位有些难保 。
据华熙生物2021年年度报 , 该公司功能性护肤品贡献占主营业务收入近七成 。 而原料业务收入收入占比较上年进一步萎缩 。 与此同时 , 增收不增利、销售费用占比过高的两大难题正在凸显 。 从营收上看 , 2021年 , 其营收增速最快 , 较去年同期增长88% 。 但扣非净利润增幅仅为16.74% , 销售净利率约16% , 甚至是连续四年下滑至不足2018年的一半水平 。
这一营收构成的背后 , 既是华熙生物由2B转型2C模式初具规模的数据表现 , 却也是其科技化水平正在被削弱的强烈信号 。 甚至令人不得不怀疑 , 这还是曾经那个靠玻尿酸讲科技故事的华熙生物吗?尴尬的财报数据之下 , 华熙生物的转型之殇 , 也暴露在了大庭广众之下 。
大肆烧钱换增长 , 投资者仓皇出逃
早年 , 从营收结构上看 , 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产品的增长 , 带动了华熙生物整体的营收出现规模化增长 。 不过 , 时过境迁 , 其营收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正如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业绩说明会上说道:“大家一提华熙生物就是一家玻尿酸公司 , 其实我们已经不仅是玻尿酸公司了 , 玻尿酸只是我的基本盘 。 ”

实际上也是如此 , 近年华熙生物的转型路径十分明显 。 一方面 , C端功能性护肤品已经成为华熙生物主要营收来源 。 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23%增加至2021年的67%;另一方面 , B端原料产品营收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52%缩减至2021年的18% 。

据了解 , 华熙生物旗下的功能性护肤品主要有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4大品牌 。 营收大头之一是润百颜与夸迪 , 2021年分别约占总营收的25%、20% , 加上米蓓尔8.8%的总营收占比 , 已经超过半壁江山 。 因此 , 也导致其原料业务及医疗终端业务的此消彼长 。
不过 , 许多投资者认为 , 布局科技化的玻尿酸供应业务、以及医疗终端业务 , 更具想象空间 , 而在竞争激烈的护肤品赛道 , 华熙生物虽重金加码 , 未来却并不具备想象力 。 因此 , 众多投资者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 , 不断地抛售华熙生物的股票 , 让华熙生物的股价一落千丈、跌至谷底 。
据3月18日收盘收据 , 华熙生物股价收于112.46元/股 , 不仅是年内新低 , 相比去年的股价峰值 , 市值也缩水了近60% 。 市值缩水的背后 , 很显然也是投资者对华熙生物的信心更在丢失 。

更为致命的是 , 华熙生物的营收严重依赖营销广告 。 4年多来 , 华熙生物在销售费用上 , 一直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

据Wind数据显示 , 2019年至2020年 , 华熙生物销售费用为5.21亿元、10.99亿元 。 其中 , 线上推广服务费分别为1.04亿元、4.93亿元;广告宣传和市场开拓费两者合计为1.73亿元、2.52亿元 。 线上推广费占到销售费用的19.98%、44.89% , 持续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
与此同时 , 2018年至2021年 , 华熙生物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3.6%、31%、24.5%、16% , 呈现出下滑态势 。 而时至2021年 , 销售费用更是高达24.36亿元 , 同比增长了121.62% , 几乎占了总营收的一半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个增速比营收增速高了近34个百分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