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杨绛:镜中人

杨绛|杨绛:镜中人
本文图片

【杨绛|杨绛:镜中人】镜中人 , 相当于情人眼里的意中人 。
谁不爱自己?谁不把自己当作最知心的人?谁不体贴自己、谅解自己?所以一个人对镜自照时看到的自己 , 不必犯“自恋癖” , 也往往比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还中意 。 情人的眼睛是瞎的 , 本人的眼睛更瞎 。 我们照镜子 , 能看见自己的真相吗?
我屋里有三面镜子 , 方向不同 , 光照不同 , 照出的容貌也不同 。 一面镜子最奉承我 , 一面镜子最刻毒 , 还有一面最老实 。 我对奉承我的镜子说:“别哄我 , 也许在特殊情况下 , 例如‘灯下看美人’ , 一霎时 , 我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 , 却不是我的真相 。 ”我对最刻毒的镜子说:“我也未必那么丑 , 这是光线对我不利 , 才显得那么难看 , 我不信我就是这副模样 。 ”最老实的镜子 , 我最相信 , 觉得自己就是镜子里的人 。 其实 , 我哪就是呢!
假如我的脸是歪的 , 天天照 , 看惯了 , 就不觉得歪 。 假如我一只眼大、一只眼小 , 看惯了 , 也不觉得了 。 好比老伴儿或老朋友 , 对我的缺点习惯了 , 就视而不见了 。 我有时候也照照那面奉承我的镜子 , 聊以自慰;也照照那面最刻毒的镜子 , 注意自我修饰 。 我自以为颇有自知之明了 , 其实远没有 。 何以见得呢?这需用实例才讲得明白 。
我曾用过一个很丑的老妈子 , 姓郭 。 钱锺书曾说:对丑人多看一眼是对那丑人的残酷 。 我却认为对郭妈多看一眼是对自己的残酷 。 她第一次来我家 , 我吓得赶忙躲开了 。 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脸 , 中间宽 , 两头窄 , 两块高颧骨夹着个小尖鼻子 , 一双肿泡眼;麻皮 , 皮色是刚脱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红润 , 也许因为有些紧张 , 还吐着半个舌尖;清汤挂面式的头发 , 很长 , 梳得光光润润 , 水淋淋地贴在面颊两侧 , 好像刚从水里钻出来似的 。 她是小脚 , 一步一扭 , 手肘也随着脚步前伸 。
从前的老妈子和现在的“阿姨”不同 。 老妈子有她们的规矩 。 偷钱偷东西是不行的 , 可是买菜揩油是照例规矩 , 称“篮口” 。 如果这家买菜多 , 那就是油水多 , “篮口”好 。 我当家不精明 , 半斤肉她报一斤 , 我也不知道 。 买鱼我只知死鱼、活鱼 , 却不知是什么鱼 。 所以郭妈的“篮口”不错 , 一个月的“篮口”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 她讲工钱时要求先付后做 , 我也答应了 。 但过了一两个月 , 她就要加工钱 , 给我脸色瞧 。 如果我视而不见 , 她就摔碟子、摔碗 , 嘟嘟囔囔 。 我给的工钱总是偏高的 。 我加了工钱嘱她别说出去 , 她口中答应却立即传开了 , 然后对我说 , 家家都涨 , 不只我一家 。 她不保密 , 我怕牵累别人家就不敢加 , 所以常得看她的脸色 。
她的审美眼光却高得很 , 不顺眼的 , 好比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 一次 , 她对我形容某高干夫人:“一双烂桃眼 , 两块高颧骨 , 夹着个小鼻子 , 一双小脚 , 走路扭搭扭搭……”我惊奇地看着她 , 心想:这不是你自己吗?
我们家住郊外 , 附近没有干净的理发店 , 锺书和女儿央我为他们理发 。 我会理发 。 我自己进城做个电烫 , 然后自己做头发 , 就可以一年半载不进城 。 可我忽然发现郭妈的“清汤挂面”发式 , 也改成和我一样的卷儿了 。 这使我很惊奇 。 一次我参加宴会遇见白杨 。 她和我见面不多 , 却是很相投的 。 她问我:“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我笑说:“我正要问你呢 , 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我们各自讲了方法 , 原来是同样的 , 不过她是末一梳往里 , 我是往外梳 。 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 , 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了 。 她没有电烫 , 不知她用的什么方法 。 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 , 可是我再一想 , 郭妈是“婢学夫人” , 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