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第三 , 顾昕说“换啥都不能换父母” , 这种对名利无休止地向往、攀比 , 比“躺平”更可怕 。
第四 , 剧中所有“外乡人”:赖房租的郭强夫妇、当小三的冯晓琴妹妹、甚至“白月光”展翔 , 都是靠“不正当手段”留在上海的 。
本文图片
第五 , 能拿得起700万的顾昕家却要在葛玥家面前低三下四 , “民不如富 , 富不如官” , 这个逻辑有点红楼梦“护官符”的意思……
这大概就是人民网说“在艺术创作中杀鸡取卵”——
关于“在大城市安居” , 可讲的故事太多了;为支持大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外乡人也不乏先例;上海人的性格特征 , 也绝不只有“精明、势利、算计”……
可是编剧“杀鸡取卵” , 只把目光聚焦在外地人的“自卑、无底线、追名逐利不讲原则”上 , 本地人的“毫无感恩和敬畏之心”上……
有观众评价说 , 这部剧简直“全员恶人” , 展现了食利阶级丑恶面孔众生相 。
本文图片
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太犀利 , 但说真的……《心居》是不是格局小了?
《亲爱的孩子》则不用“细思”就很“恐” 。
剧一开头 , 就是主妇方一诺真实到恐怖的肚皮 , 镜子面前 , 她看着变形而“丑陋”的身材目露绝望 。
本文图片
这个微妙的“质感”算是给全剧定了调 , 接着 , 感到绝望的就是观众了:
1、妻子经历地狱般的疼痛时 , 丈夫回家看球;
本文图片
2、妻子出手术室还没找到病房 , 丈夫给婆婆送去胎盘煮;
3、妻子排恶露 , 丈夫处理后擦了五分钟护手霜;
4、婆婆把儿媳妇生孩子比作“老母猪” , 觊觎儿子给月嫂的钱……
5、连妊娠纹、剪脐带、产妇漏尿都拍得真实无比……
网友连呼“恐怖”——人家想看个婚姻剧 , 不是要看生孩儿纪录片啊!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观众的弃剧理由都不用找的:
“如果说有八成贴近生活 , 剩余两成无限放大也是够恶心了 。 ”
本文图片
这就像绘画艺术一样 , 画的艺术价值 , 是画家对景像的创意和构思 。 如果完全复刻 , 追求一比一真实度 , 那么看照片就好了 , 何必绘画?
任素汐、秦昊的演技是一流的 , 但把“产妇用纸尿裤、拉裤兜、吃胎盘”都搬上荧屏 , 是不是就离艺术远了?
女性生育痛苦是真实的、生孩子时丈夫的百无聊赖也许存在 , 但用“纪录片”的镜头复刻这些 , 难道不会让女性生产尊严尽失?不会让未婚未育的女性 , 对婚姻产生忌惮?不会激化已婚女性对另一半的不满?
如果说“剩余的两成强行放大”能产生什么作用 , 那也就是人民网说的了:
极端问题堆砌式叠加呈现……可能会产生极大社会焦虑感 , 甚至造成年轻人的恐婚、恐育、加剧家庭矛盾的激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越是人生低谷的时候,要让自己养成这5大智慧
- 生命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
- 东航波音737坠毁,132人伤亡未明:人生无常,除了生死皆是擦伤
-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
- 凌小麦|人生难得平常心,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 人生有三苦,熬过才算数
- 作茧自缚的结果就是自作自受 人生苦短,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了
- 目有所望 目有所望,心有所想
- 心理学家:当一个人开始在这些事上花时间,说明人生开始走下坡路
- 人生 人生苦短,首先要学会看淡人生的苦恼,才能让烦恼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