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 四 )


|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
本文图片

《亲爱的孩子》似乎也热衷于“扬恶”——
高分辨率记录了生孩的惨痛、产后夫妻关系扎心 , 而对爱情、生育的神圣、婚姻的包容只字不提 。
如此这般的剧作 , 怎么可能不令年轻人焦虑?
|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
本文图片

紧跟热点、抓分歧“卖惨”并不难 , 难的是让价值观不偏不倚、健康向上 。
这让我想到一部专讲“恶”的豆瓣高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
|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
本文图片

这是一个矛盾更突出的现实题材剧 , 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导致若干家庭被逼仄:受害者家庭:孩子罹难 , 濒临破碎;加害者家庭:儿子杀人 , 全家逃离都市;律师家庭:因帮死刑犯 , 被网暴……
即使情节围绕于“恶” , 主角却都很善良 , 剧情也未曾煽动不同人群的偏见 , 而是剖开不同个体 , 让观众接纳人的复杂性 , 看到勇气和恐惧可以并存 , 明白阴暗永远不会阻止美好 。
这剧的主题紧抓热点又不失健康:不要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 就自认有权“杀人” 。
《人世间》也一样 , 它的主题和剧名一样宏大、温暖、充满哲思 。
它诠释了幸福的内涵 , 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能吃苦、肯担脚踏实地的爱家爱国之人(家人、国人的幸福是剧中主角一生的责任和使命) 。
甚至通过角色 , 你能感受到一个民族的美德:笃实宽厚、诚信勇毅、仁爱慎独 。
|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
本文图片

这样的剧 , 你放到国外做文化交流都放心 , 放在几十年后给子孙看 , 也安心!这就叫编导的境界和责任感 。
所以 , 剧方不要再把观众当傻子了[捂脸]:别再用“卖惨”博流量;别再用浮躁的价值观给观众洗脑;别再用“形而上的真实”“煽情的扎心”作懒于深度思考、逃避社会责任感借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方一诺的自艾自怜、怨天怨地、“人生不值得” , 并非我辈之生活常态 。 周秉昆和郑娟的岁月静好、温润强大、“人生值得” , 才是我们真实的“悲喜人生” 。
【|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