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新民快评|别让“最可爱的人”再流泪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上海抗疫最艰难的时刻 , 居委干部当之无愧 。 最近 , 这个群体以前所未有的高频出现在全体市民面前和社交媒体的圈层 , 原先 , 很多上班族、年轻人可能从来不需要跟他们打交道 , 而有的高档楼盘业主甚至不知道有居委会这样一个基层组织的存在 。
【新民|新民快评|别让“最可爱的人”再流泪了】最近 , 流眼泪的居委干部特别多 。 虹口区香港丽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苗“放走”回医院上岗的护士时在电话中哭了起来:“你是医务工作者 , 为了上前线 , 我就让你去”;发出“辞职信”的五里桥街道海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马胜烨 , 居民们在公众号留下万字留言恳切挽留 , 让他“挺住” , 已经“奔六”的他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也流下了眼泪 。 常言道 , 男儿有泪不轻弹 。 但在这段非常时期 , 他们又变得那么脆弱 。 他们的眼泪 , 来自体力上的辛劳和精神上的压力 , 更来自委屈、郁闷与无奈 。 而上海的居委干部中女性更多 , 还有多少居委干部在我们没有看到的地方默默流泪?
新民|新民快评|别让“最可爱的人”再流泪了
本文图片

图说:哭了的居委书记刘苗 。 网络图
居委干部的眼泪让人心疼 。 一个居委会要做多少事?核酸检测一遍又一遍 , 抗原结果要汇总;街道发菜送上门 , 独居老人、残疾人吃饭问题管起来;帮居民求医问药 , 为孕妇联系产检 , 处理突发事件;最近又多了一件事 , 小区团购来报备……一个居委会要负责多少户居民?少则两三千户 , 多则上万 。 超负荷工作一天两天不要紧 , 十天二十天呢?一个月两个月呢?很多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 还得了一个绰号——“夜总会” , 夜里总是开会 。 另外 , 现在突发成了常态:突然一栋楼被封了 , 突然通知要做核酸 , 突然通知要做抗原 , 突然要……与高龄老人电话录音被发到网上的徐汇区天平街道永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臻的话 , 其实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也很着急 , 我也很愤怒 , 我也很生气 , 但是我们无能为力……”
这也是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很多居委干部的常态 。 许多人都对我说 , 忙一点累一点还能忍 , 遭遇误解甚至谩骂 , 实在让他们情绪崩溃 。 且看这样的对话:“我们小区到底有几个阳性 , 什么时候转走啊?居委会什么也不说!” “你们居委怎么可能不知道?”“说好有人来帮忙配药 , 我把医保卡和钱挂在门上了 , 一天都没人来!”“明明居委干部就在业主群里 , 为什么不回复?”这些指责 , 是不是在每个小区业主群甚至楼组群都能看到?是的 , 怨气如潮水一般向居委干部涌来 。 而这些负能量他们“照单全收” , 没有地方可以转移 。
但是 , 这群“最可爱的人”依然是坚强的 , 擦干眼泪 , 转身又投入到战疫中 。 在至暗时刻 , 他们像一团火 , 温暖着最需要帮助的人 。 前几天 , 一位妈妈从方舱里打来电话 , 2岁的孩子高烧抽搐 , 60岁的杨浦区平凉路街道海杨居民区书记陈焰抱起孩子直冲医院 , 孩子转危为安 , 而经核酸检测才知道孩子是阳性的 。
别让“最可爱的人”再流泪了 。 市区两级政府需要切实为他们减负、分忧 。 好消息是 , 在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已经下沉居委会 , 当起了“片长”、快递小哥 , 他们送物资、消杀 , 为居民配药跑腿 , 许多人也住在居委会 , 日夜连轴转 。 许多在职党员也到社区报道 , 当起了志愿者 。 但这还不够 , 更应当分解压力 , 不能把所有的工作要求全部压在居委会身上 。 此外 , 还要加快信息传达的速度 , 别让居委干部在居民面前“一问三不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