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抗抑郁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只能自己解放自己。( 二 )


人 , 生而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 , 但并不意味着生而就有做好父母这个最美妙也最困难的工作的能力 , 生而就具有教养孩子的能力 。
我看到很多个案 , 他们的父母的心理年龄都比自己孩子小 , 自己还没有长大成熟 , 还停留在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里 。 我们都想要爱自己的孩子 , 这种爱和亲密关系的本能 , 在上个世纪就被精神分析特别是依恋理论以及哈洛的恒河猴研究所证实 。 但因为从家族中代际传承的问题关系模式和创伤 , 我们往往从自己父母那里学来的是亲密关系中的相互伤害 , 忽视和抛弃 。 然后再把这种模式认同下来 , 继续在自己的家庭中 , 在和自己孩子的关系中重演悲剧 。 这种复制真是简单到——”除了伤害孩子 , 我不会别的方式 , 即便知道这样不好 , 甚至因为自己曾经被伤害而痛恨这种方式 , 但不知不觉中自己也由受害者成为最痛恨的加害者 , 而伤害的对象正是自己最爱的孩子 。 ”
大约十多年前 , 我的来访者D君因为和父母亲关系恶劣 , 甚至入廪法院 , 要求通过法院判决解除和他父母亲的亲子关系 。 我听他的故事 , 他父母亲很多行为如金钱上的吝啬和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确实令人发指 。 但是在提出要解除亲子关系后 , 他却突然陷入了无尽的恐慌、自我否定和抑郁 , 出现了严重的自杀倾向 。 这样的案例非常典型——当孩子全然否定父母之后 , 自己很快陷入严重的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 北大心理系的朱滢教授曾经做过一个脑成像的研究(朱滢 , 2001 , 2004) ,
中国人的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同样激活了内侧前额叶脑区 , 而西方人自我参照激活的脑区和母亲是不一样的 。
台湾大学华人本土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也发现
华人与其生活环境的互动方式主要是社会取向为主 而西方人与其生活环境的互动方式主要是个人取向 。
华人自我就包括了一个主体自我和三个客体自我: 即个人取向、关系取向、家族取向、他人取向 , 和西方的研究非常不同(杨国枢 , 1993 , 2004) 。 这样的研究还有很多 , 都告诉我们中国人的自我和西方不同 , 包含着父母、家族甚至社会的因素 。 从临床上来讲 ,
简单地否定父母 , 把自己的问题都归因到父母身上 , 实际上也会因此否定自己 , 切断自己的亲密关系 。
因此对西方的理论一知半解后无条件照搬 , 是会犯错误的 。 橘生淮南则为橘 , 生于淮北则为枳 。 更何况西方理论也只是强调早期经历对人的影响 , 并未断言早期经验的决定性的和不可改变的影响 。
当D君在咨询中充分宣泄了对自己父母的愤怒后 , 他渐渐平静下来 , 体验到自己走出法院时决心要切断血缘后一时的快意很快散去 , 内心中孤立无依和绝望顿时弥漫全身心 。 而经过讨论发现 , 其父母竟是如此笨拙地用伤害来与孩子相连接时 , 连爱都只会用鄙夷和训斥的方式来表达时 , 他开始从自己身上寻找解决的力量 , 渐渐从抑郁中走出来 。 心理学的科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 包括亲子关系对人的重要影响 , 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 处理人生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等等 。 但是 ,
作为心理学的科普者 , 前提是把基于科学研究的知识和经验告诉普罗大众 , 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分清个人经历、经验和科学认识 。
心理咨询也是如此 ,
作为一个咨询师 , 一个必要经历的训练就是先通过自我体验了解自己 , 了解自己的创伤和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 以避免将自己的问题带进来访者的咨询中 , 对来访者造成误导 。
这实际上也是重要的咨询伦理议题——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