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原著:看到谷正临死前画的两个圈,才懂陈恭为何逃跑( 三 )



陈恭以为老板也是情报线上的一员 , 是为复兴大汉甘愿做间谍的 , 没想到老板却苦笑着说:
“什么蜀汉啊 , 汉室啊 , 这些我都不懂 。 我只是个老百姓罢了 。 谷先生救过我一命 , 所以我才会随着他来到这上邽城 。 我所做的一切 , 都只是为了报他的恩情 。 现在他已经死了 , 他的遗愿也已经了结 , 我想我也该回到西边我的族人那里 , 人死是要归根的 。 ”
老板的话哀伤颓唐 , 让陈恭心中很不是滋味 , 他这才看清 , 原来他是个羌族人 , 老板最后对陈恭说的一句话是:“既然您拿到了东西 , 那这家店明日就要关了 , 以后还请您好自为之吧 。 ”
|《风起陇西》原著:看到谷正临死前画的两个圈,才懂陈恭为何逃跑
本文图片

陈恭离开了羊汤店 , 老板没有出门相送 , 他们彼此不过是过客 , 却因为谷正产生了这么一丝一缕的交集 , 他们不是同一类人 , 却有着某种相似的特性 。
陈恭和谷正 , 为了家国冒死当卧底 , 心怀汉室复兴的理想 , 他们有血有肉;而那个羌族男人 , 有情有义 , 为报恩追随谷正 ,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百姓 , 不关心江山大业 , 但有恩必报 , 同样是那个时代闪光的存在 。
陈恭仔细查阅谷正留下来的文件 , 谷正心思缜密 , 将各类文件分门别类整理好 , 让人一目了然 , 《风起陇西》原著里写道:
“这些文件包括曹魏军队的内部通告、训令、会议记录、人事调动等 , 价值相当高;更为难得的是 , 它们不仅有关于天水郡府部队的情况 , 而且很多还涉及中军——比如郭淮军团——的动向 。 要取得这些文件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智慧啊 , 陈恭半是敬佩半是感伤地想 。 ”
|《风起陇西》原著:看到谷正临死前画的两个圈,才懂陈恭为何逃跑
本文图片

谷正的情报 , 让陈恭分析出了魏国意图盗取蜀国弩机的动作 , 保住了蜀国的机密;但谷正之死 , 是蜀国一大损失 。
魏国早就加强了户籍管理 , 蜀国想要送新的间谍进来难上加难 , 只有利用早就卧底进来的“老人” , 才能维持情报网的正常运转 , 这样的“老人” , 死一个 , 就少一个 , 是不可替代的 。
谷正倒在陈恭的面前 , 让陈恭心生悲观 , 他在魏国十几年 , 看惯了同伴的生死 , 那些和他有着一样梦想的战友 , 因身份泄露被捕 , 陈恭一次次心惊又心凉 , 他早就做好了自己被抓的准备 。
【|《风起陇西》原著:看到谷正临死前画的两个圈,才懂陈恭为何逃跑】陈恭觉得 , 自己为国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 即便被抓 , 他也没有遗憾了 。 陈恭担惊受怕地等着搜捕他的人来敲门 。
|《风起陇西》原著:看到谷正临死前画的两个圈,才懂陈恭为何逃跑
本文图片

果然如他所料 , 魏国间军司马郭刚怀疑陈恭的身份是假的 , 郭刚特意亲自去了陈恭登记的籍贯地调查 , 陈恭的年少的经历对上了号 , 却败给了一处细节 。
据陈恭村里的人所说 , 真的陈恭小时候有六指 , 而在天水郡任职的陈恭 , 双手完好 , 显然是假冒的 。
幸运的是 , 陈恭得到了郭刚调查他的密报 , 郭刚扑了个空;陈恭连夜逃跑 , 回到了故土 , 没有哪里比家乡更让人安心 。
|《风起陇西》原著:看到谷正临死前画的两个圈,才懂陈恭为何逃跑
本文图片

可惜物是人非 , 陈恭看到蜀国的朝堂上风起云涌 , 他早就疲于应对尔虞我诈的局面了 , 他没有追求名利 , 《风起陇西》原著的最后 , 陈恭找回了自己的真名杜弼 , 他拒绝出任军谋司司丞 , 而是被调回成都任谏议一职 , 低调地过着日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