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志愿者的老小区“战疫”故事:陌生邻居凝聚成“大家庭”

上海浦西进入封控期后 , 许泽东一天也没有停过 。 他是小区里志愿者们的“带头人” , 和其他志愿者一起 , 守护着一个有2000多名居民的老旧小区的运转 。
封控以来 , 许泽东所在小区的志愿者们组成了五个小组 , 和居委工作人员一起 , 承担协助核酸采样、搬运物资、配药送药、门岗守卫等工作 , 为86栋楼里的居民服务 。 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 , 许泽东感受到 , 以前陌生的邻居们凝聚成“大家庭” , 大家愿意为彼此伸出援手 , 颇有“远亲不如近邻”之感 。
许泽东也是一名司法局干部 , 4月25日 , 他受单位委派到另一个居委支援 , 继续参与一线防疫工作 。 近日 , 他向澎湃新闻讲述了参与小区抗疫的经历 , 以下是他的口述 。
|一个志愿者的老小区“战疫”故事:陌生邻居凝聚成“大家庭”
本文图片

许泽东
覆盖86栋楼的工作小组
4月1日凌晨 , 我所在的普陀区长征镇梅四小区进入封控期 。
小区建于1994年 , 目前有1134户家庭、2300多个居民 , 不少是老人 。 居委会人手不够 , 想要做到面面俱到确实很难 , 于是居委召开梅四小区党员志愿者线上会议 , 决定让党员志愿者发挥作用 , 分担一些工作 。 小区里的42名党员成立临时防疫党支部 , 我担任书记 , 4名党员为委员 , 开展志愿者工作 。 志愿者队伍里 , 除了党员 , 还有很多积极热心的居民 。 有一位志愿者主动承担了第一批志愿者防护物资的费用 , 我们都挺感动的 。
4月1日开始 , 小区几乎每隔两三天做一次核酸 , 我们需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 后来任务越来越多 , 医务人员紧张 , 一开始来4个医生 , 后来可能只能来2个 , 那就需要更多志愿者给医生打配合 , 做扫码登记等辅助工作 。
做核酸的地点是在小区的小广场上 , 初期没有精准的微信群通知 , 居民们直接下楼 , 有一定风险 。 其他问题也逐渐显露 , 第一是居委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给小区的居民 , 第二就是物资保障、配药求医的需求难以满足 。
事情越来越多 , 志愿者们白天扫码、下午运物资 , 晚上可能还要巡查等等 。 于是 , 我提出按照工作职能建立五个小队:核酸检测组配合医护核酸采样;维持秩序组负责采样现场管理;物资医药保障组担任居民快递员 , 配药送药;门卫守卫组把守小区第一防线 , 管理接收快递外卖;数据信息组保证小区信息公开透明 , 可以直观了解到小区疫情情况、居委会及志愿者服务情况以及后续的安排等等 。
小区各楼栋本来有“楼长” , 但多年纪比较大 , 对于微信上的信息传达不太熟练 , 我们想着 , 刚好也有很多年轻人居家 , 可以把这些热心的人发动起来 。
4月14日 , 我们用了两、三天时间 , 把小区里86栋楼全覆盖 , 建立起了相对应的微信群 , 当时因部分楼被封控 , 也有志愿者被封起来的 , 他们也主动承担起线上服务 。
楼栋微信群建立起来后 , 信息传达就畅通了 , 以前小区发物资都要用喇叭叫 , 但还是会有居民听不到 。 有楼栋联络群后 , 我们把信息告诉楼栋群的群主 , 群主就会在楼栋群里分发通知 , 下楼做核酸时也能分流 , 避免大家在楼道里聚集 。
另一方面 , 居民的需求也能更快得到反馈 , 我们居委和志愿者都可以在群里解答问题 , 比如有老人需要配药 , 我们配药小组就可以告诉他找谁 , 怎么办手续 , 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 。
封控期间 , 我们小区4名保安也感染了新冠 , 志愿者主动分班次地补充了保安的岗位 , 一直到5月5日 。 为了预防小区外部的风险 , 快递小哥或者跑腿都需要做抗原 , 抗原结果是阴性才收物资 , 志愿者再对物资进行消杀、静置 , 通知楼栋指派一到两个人来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