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自然之神魅

作者:黎荔
作者:黎荔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自然之神魅
文章图片
作者:黎荔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自然之神魅】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 数千年来一直有着互相融通的关系 , 尤其在那些时光积得最厚、光阴中有无尽藏的地方 。
历史短促的国家和民族 , 乐与忧 , 似乎都来得过于轻薄、肤浅 , 毕竟没有见识过多少盛世与凶年 , 云藏宫殿九重碧的辉煌 , 钧天齐乐万国来的庆典 , 白骨如山血如河的战殇 , 都没有在兴治丧乱中一一遭逢过 , 尤其没有在无数细节上人与自然深深地互相厮磨 , 花溅泪 , 鸟惊心 , 甘苦与共 , 休戚相关 , 所以那些地方的山川草木总嫌寡情 , 缺乏一种氤氲不散的气味 , 那里的人是人 , 自然是自然 , 尚未涵融 , 尚未相参 。
而在古华夏 , 古中国 , 你处处可以走进这样属灵的地方 。 庙宇古刹 , 老屋荒郊 , 被时光遗忘的古村落 , 只有老人在那里打盹的老街巷 , 那些古朴沉郁的地方 , 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历史碎片、文化遗踪 , 重重叠叠的往事尘梦 , 郁积得透不气来 。 只有稍稍敏感一点、肚子里装了些线装书文献典籍的人 , 站在那一闪一烁重重叠叠的意象中 , 体内某种记忆的绳结都会被牵动 , 有着前世今生、无法言说的一种恍惚 。 不知道这种高敏感度的“觉知” , 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而游历海外的山山水水 , 法国 , 德国 , 瑞士 , 奥地利 , 意大利 , 似乎没有产生过这种“关情” 。 为什么唯有中国的“自然” , 来得殷勤 , 来得有情 , 来得如有性格 , 亘古如斯地眷顾着这片土地上的“人”?
作者:黎荔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自然之神魅
文章图片
记得当年 , 来到西安完全是一个意外 , 翻山越岭来到这里 , 从此对这座城一见倾心 , 结下了不解之缘 , 像是一条小鱼游进大海 , 一粒尘埃落入沙漠 。 走出火车站的初遇时刻 , 夕阳淡淡的余晖下 , 大片苍茫的老房子的屋顶 , 在灰黑黛青的四方城中绵延 , 长安的迷人气息扑面而来 , 时光的迷失感将我瞬间包裹 。 暮色渐浓 , 夕霏如花朵般柔和合拢 , 那么深切地感受到长安之前很久的长安过去的幻影飘浮在四面八方……这是一座很老很老的城 , 散落着各式各样的 , 历经千年时光的古物 。 大街小巷 , 寺庙庭院 , 锈满青苔的石碑 , 倒伏路边的华表经幢 , 偶然还能看见镌刻的诗句 , 让人不由得 , 追忆汉唐时代文明的碎片 , 渴求还原那旧景余韵 。 我开始在这座城里生活 , 走入这座城的草木深处 , 触摸一砖一瓦 , 曲江泛舟 , 城墙吹埙 , 交往那些极粗砺又极细腻的长安儿女 , 渐渐感知着这座城的异魅 。 常有人问我 , 西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我会回答说 , 西安是一座很神秘的城 , 常常无意中一说到什么人与物 , 当下就会以各种形式直接出现 。 你若有心 , 它便有灵 , 如同呼唤与被呼唤 , 期待与被期待 。
想起了三岛由纪夫对川端康成描绘的日本 , “亚洲那巨大的夜之山麓正是日本 , 恰如爱尔兰作家注重晨昏朦影一样 , 我们习惯于在这种朦胧柔和、没有黑柱石般硬度且轻盈似水的夜色里 , 讲述着各种各样的幻想趣话 。 ”有时候我觉得 , 日本人的阴翳美学 , 和这是一个“入魅”的国度多少有些关系 , 他们相信任何事物身上都寄居着神灵 , 需要被恭敬地对待 。 从日月星辰、江河湖海 , 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 , 日本土生土长的传统民族宗教——神道教(Shinto)认为 , 世上万物都各有掌管的精灵 , 可谓“物之所至 , 神之所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