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孩子多为天才种子


“刺头”孩子多为天才种子

文章插图
【“刺头”孩子多为天才种子】 非常聪明却性格暴躁、能说会道但不懂社交 , 这样的“刺头”孩子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 , 同时又是天才的种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行为心理学专家认为100个这样的孩子中有10个可以成为顶尖科学家 , 前提是对其进行特殊教育 。广州市教育局回应 , 在目前集体教育条件下 , 只能靠家长选择适当教育环境 , 暂不推特殊天才儿童教育班 。
智力超常搞怪更强
前天下午 , 在越秀区读一年级的小杰被妈妈带到了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 。他极不安分地在房间里爬上爬下 , 轻松地应答医生的问题:5块毫无提示的拼图 , 20秒钟内可变出一只山羊;这个6岁的小孩会灵敏地解释:“军队是用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蠕动 , 还有肠蠕动 , 是寄生虫在肚子里运动” 。如此聪明的小孩却可以让人3分钟之内“抓狂”:一个不留神 , 他就给电脑换了桌面 , 往软驱塞了3个回形针 , 一个秒表器被五马分尸 。
“天才病”500人有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给小杰作出诊断: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 。这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儿童行为疾病 , 发病率为2‰—3‰ , 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 这些孩子从外表上看最大的特点是非常不善于跟小朋友交流 , 经常跟同学发生冲突 , 以自我为中心 , 好动多问 , 聪明奇怪 , 大多数被误诊为多动症 , 少数被误诊为精神疾病 。但是这些小“阿斯伯格”在记忆力、乐感、某些能特别引起他们狭隘兴趣的学科上具有天才的素质 。研究表明 , 牛顿、米开朗基罗实际上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者 。
可能沦为“问题儿童”
据介绍 ,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从1999年成立以来 , 已经确诊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有200多人 , 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邹小兵指出 , 目前大多数小“阿斯伯格”被当做顽劣不堪的“捣蛋鬼” , 被简单乃至粗暴地对待 , 天才慢慢被抹杀 , 与生俱来的缺陷却被慢慢放大 , 最后会真正沦为“问题儿童” 。
“6岁的孩子会跟我大谈生物进化论 , 7岁的小学生神侃宇宙大爆炸 。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对这些孩子理解、宽容 , 然后因材施教 , 真的能培育出天才 。”邹小兵教授为此提出一个“1000、100、10”计划 。如果老师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不用同样的纪律要求他 , 不强迫他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 , 按照其特性选课并为其提供特殊升学政策 , 1000个“阿斯伯格”孩子中有100个能升入大学就读其专长课程 , 其中可能诞生10个顶尖科学家 。
暂难实施特教政策
如何才能为这些天才种子提供特殊土壤呢?采访人员昨日(9月21日)就此问题采访了广州市教育局有关部门 , 对方坦承 , 目前公立学校实行的集体教育方式 , 首先要完成教育法规定的常规教育项目;在多年努力之下 , 逐渐对盲聋哑、残智障的特殊儿童提供了特殊教育环境 。但针对患自闭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殊儿童 , 暂时未能制定特殊就学政策 , 只能对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方式的沟通 。如果要刻意选择符合患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特殊才能的教育环境 , 以当前的条件 , 只能依靠家长选择个体教育方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