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最近举行的“儿童智宝新世纪好妈妈”评选活动中,10位妈妈当选“新世纪好妈妈” 。清华大学的陈京琳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子之道,使他的儿子张雨辰,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成了一个网络高手,由此,她获得了“网络妈妈”的称号 。现在,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痴迷于电脑游戏而发愁,那么,陈京琳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逆其道而行,“网络妈妈”的教子秘方
不随潮流,对他的兴趣“引而不发”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倾其所有,除了在物质上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外,还让他上各种课外班,练画、练琴,期望提高其素质 。可是结果却往往是花了钱,耗费了精力,孩子却没学到什么 。
现在流行超前教育,许多孩子都去上奥林匹克数学班 。陈京琳也知道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她也想让儿子上,可冷静一想,觉得不能随“大流” 。通过她的了解和观察,那些上了“奥数班”的孩子,由于增加了学习负担,大多都有种逆反心理,反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
于是,陈京琳决定从培养雨辰对数学的兴趣入手 。
她跑到书店,买来一些趣味数学之类的书 。然后选择一些适合儿子的题目 。刚开始,她问雨辰是否愿意和她一起做游戏,雨辰当然求之不得 。于是,她就给他出些趣味数学题,最多每次两道 。而且告诉他,这种游戏能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 。
小雨辰的好奇心被陈京琳激发了出来 。陈京琳故意先出了一道简单的题,雨辰马上做了出来 。
“雨辰真聪明,我们再做一道,好吗?” 陈京琳鼓励他 。
“好 。”雨辰挺兴奋的 。
陈京琳就又给他出了一道题 。由于趣味数学寓教于乐,所以,雨辰对趣味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大了 。后来,他还主动要求妈妈给他多出几道题来做 。
在陈京琳的引导下,小雨辰渐渐对数学入了门 。
接着,陈京琳又找来“奥数”教材,选出有代表性的题让雨辰做,绝不给他增加太大的负担 。她一直掌握着一个度,那就是一年让儿子做100道左右的数学题,但要求儿子每做一个类型的题,都必须完全弄懂 。由于平均几天才做一道题,雨辰觉得很轻松 。在这种“游戏”中,他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尽管他没有上过“奥数”班,却获得了北京市小学生数学比赛一等奖 。
有人不理解陈京琳,以她家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花钱请人教孩子,为什么非要自己教?陈京琳说:哪个家长不疼自己的孩子、不希望他有出息?可是,请老师教不是最好的途径—家长了解孩子,只有家长最能掌握孩子的心理,发现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和培养,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
勿须打击,鼓励他上网玩游戏
家里有了电脑后,雨辰像其他孩子一样迷上了电脑游戏 。他把家里所有的游戏光盘都玩了个遍 。后来,家里的游戏光盘玩得没意思了,他就又去找同学借,或者让妈妈买 。
开始时,陈京琳觉得给他买几张光盘,让他休息时间玩一玩也没什么 。于是,就常常给他买 。过了一段时间,陈京琳发现不对头—雨辰一玩起游戏,就什么都忘了 。
反复考虑后,陈京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雨辰自己上网下载游戏软件 。
亲朋好友都说陈京琳疯了:网上游戏软件那么多,让孩子上网下载,那不是让他更着迷、更浪费时间吗?
可陈京琳却有自己的见解:“孩子真正开始接触互联网后,就会慢慢被各种信息、知识所吸引,为了熟练地掌握电脑和运用互联网,他就会忽略电脑游戏,主动地去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这样,不比强制他效果要好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防晒隔离 哪款是你的最爱
- 赏识教育宣传过头了
- “读图时代”我们错失了文化营养
- “快乐基因”决定你有多快乐
- 粉刺最好留到睡觉前再清除
- 女主持电视女主持抹什么口红?李红穿西装涂“斩男色”,董卿靠粉唇扮美
- 盛夏花样美容“膜”法
- 从拒写432遍“3”想到的
- 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5大身体因素
- 警惕:“伙伴危机”逼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