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大疱病IgA型基底膜带抗体的分析

大疱性类天疱疮(bp)、线状iga大疱病(labd)、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和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bsle)等疾病是一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 。目前普遍认为 , iga型抗体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bmz)是labd的特征 。近来研究发现bp、eba和bsle等亦存在iga型基底膜带抗体(bmz-ab)[1] , 因此我们应用免疫印迹法对这组疾病的iga型和igg型bmz-ab进行分析 。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IgA型基底膜带抗体的分析

文章插图

一、材料和方法
1.患者血清:bp63例 , 男37例 , 女26例 , 平均年龄为57岁(34~81岁);labd19例 , 其中成人型14例 , 男6例 , 女8例 , 平均年龄为36岁(17~69岁) , 儿童型5例 , 男3例 , 女2例 , 平均年龄6岁(2~12岁);eba6例 , 均为男性 , 平均年龄为13.5岁(1~26岁);bsle5例 , 男1例 , 女4例 , 平均年龄23.5岁(17~32岁) 。以上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盐裂皮肤直接免疫荧光、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的结果诊断 。正常人对照组16例 , 男8例 , 女8例 , 平均年龄35岁(19~55岁) 。
2.热分离法制备表皮下大疱病抗原和免疫印迹:按前文方法[2]进行 , 简言之 , 外科手术切除下来的正常皮肤 , 56℃热分离为表皮和真皮 , 表皮充分匀浆并经液氮反复冻融3次 , 离心提取为表皮抗原提取液;真皮经8mol/l尿素浸泡后离心提取为真皮抗原液 。表皮或真皮抗原液经sds-page和转移电泳 , 将抗原转印至硝酸纤维膜(nc)上 。nc封闭后与患者或对照血清反应1h , 反复洗涤 , 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和iga抗体反应1h , 反复洗涤 , 加入dab底物液显色 。
二、结果
1.bp血清:63例bp患者中49例(77.8%)血清中有igg型bmz-ab , 分别与表皮抗原液中230000、200000、180000、165000、130000、115000和97000抗原结合 , 其中15例(23.8%)bp血清中同时伴有iga型bmz-ab , 分别与230000、180000、165000、115000和97000表皮抗原相结合 。
2.labd血清:19例labd患者中15例(78.9%)血清中有iga型bmz-ab , 结合表皮抗原液中115000和97000抗原 , 其中6例(40%)不仅有iga型bmz-ab , 同时伴有结合230000、165000、115000和97000表皮抗原的igg型bmz-ab 。
3.eba血清:6例eba患者中3例血清中同时出现结合真皮抗原液中290000抗原的igg型和iga型bmz-ab 。
4.bsle血清:5例bsle患者中3例血清中igg型bmz-ab结合真皮抗原液中290000抗原 , 其中2例伴有结合290000真皮抗原的iga型bmz-ab 。
5.对照:正常人血清不与表皮抗原液和真皮抗原液发生反应 。
三、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 , bp血清中不仅存在结合230000、200000、180000、165000、130000、115000和97000表皮抗原的igg型bmz-ab , 而且在23.8%的bp血清中也分别或同时存在结合230000、180000、115000和97000表皮抗原的iga型bmz-ab 。eba和bsle血清中不仅存在结合290000真皮抗原的igg型bmz-ab , 也有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结合290000真皮抗原的iga型bmz-ab 。反之 , 在labd血清中 , 不仅存在结合115000、97000表皮抗原的iga型bmz-ab , 而且在40%的iga型bmz-ab阳性的labd血清中分别或同时检出结合230000、165000、115000和97000表皮抗原的igg型bmz-ab 。以上结果提示 , 在bp、labd、eba和bsle中均可同时存在iga型和igg型bmz-ab 。此外 , bp和labdiga型bmz-ab结合的靶抗原有部分相同 , 如115000、97000表皮抗原 。labd中也存在结合230000、165000、115000和97000表皮抗原的igg型bmz-ab , 与bp部分相同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部分文献报道[3 , 4] 。由于bp和labd中igg型和iga型bmz-ab均结合97000表皮抗原 。因此 , 97000表皮抗原并非是过去一直认为的labd特异性靶抗原 。因此我们认为本文这组labd可能属于bp的一种临床类型——iga型bp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