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药疹49例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二 )


5其它因素与感染的关系:选择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为观察指标,对49例患者入院时情况进行统计 。24例真菌感染者白细胞平均为7.8×109/l,25例未感染者白细胞平均为6.9×109/l,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63,p>0.05) 。但感染组血红蛋白平均值(79g/l)明显低于未感染组(112g/l,t=2.78,p<0.01) 。白蛋白水平(25g/l)也低于未感染组(34g/l,t=2.10,p<0.05).男性组32例有18例出现真菌感染,感染率为56.3%,女性组17例有6例出现,感染率为35.3%,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x2=1.20,p>0.05).真菌感染组平均年龄27.8岁,未感染组25.3岁,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1.19,p>0.05) 。
三、讨论
重症药疹患者真菌感染正成为日益明显的普遍问题[1] 。本文结果显示,重症药疹治疗期间合并皮肤粘膜和深部真菌感染的比例达49.0%,感染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达61.3%,余为念珠菌属真菌感染,与院内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占首位的报道一致[2] 。2例痰标本有霉菌生长,因未作支气管镜取材而判定污染 。感染部位以口腔多见,达到35.3% 。其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 。另外,尚出现真菌性败血症1例,并导致死亡 。
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是造成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调查发现,随着皮质类固醇治疗时间延长,累积用量增大,真菌感染机率也随之增高 。但感染与未感染患者之间皮质类固醇用量存在交叉,表明除皮质类固醇以外的其他因素也与感染与否有关 。抗生素的使用与真菌感染关系密切 。经抗生素治疗的菌痢患者可并发肠道真菌感染[3],也可引起口咽、肺、尿道、阴道和皮肤的真菌感染[4] 。本文显示,重症药疹用抗生素作预防相当普遍,49例中无明确感染而应用抗生素者占61.2%,且使用时间长、剂量大 。因此,依药敏试验合理用药对防止真菌二重感染有重要意义 。
机体抵抗力在防止真菌感染方面也具有重用作用,而本组患者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现象较为突出,少数白细胞<3.0×109/l,可能是造成真菌感染的另一原因 。因此,支持疗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就治疗而言,重症药疹是否预防性使用搞真菌药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依据本文结果,建议伴有以下情况时可考虑作用:①极度衰竭状态;②白细胞<3.0×109/l;③广谱抗生素不能控制的 发热,或体温下降后复升;④真菌检验阳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