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no)是一种源于内皮细胞的松弛因子 , 一般认为no的产生常伴有免疫功能的抑制 。银屑病的病因不明 , 已知免疫介导机制参与发病 。我们对33例银屑病患者的血浆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检测 , 以了解它们与银屑病的关系 。

文章插图
一、资料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3例 , 其中男27例 , 女6例 , 年龄18~78岁 , 病程2个月至50年 。其中进行期22例 , 静止期11例 。另选健康对照者50例 , 其中男38例 , 女12例;年龄20~71岁 , 均经本院体检证实 。
(二)检测方法:
1.血液采集和处理: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 肝素钠抗凝 , 及时分离红细胞和血浆 , 置4℃保存备用 。
2.no含量测定:用氢氧化铝凝胶悬液为主要试剂 , 采用α-萘胺显色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 , 单位为nmol/l 。
3.lpo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比色分析法 , 单位为μmol/l 。
4.sod含量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 , 单位为u/ml 。
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pc+统计软件包分析 , 采用配对t检验 。
二、结果
(一)患者组的血浆no、lp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 , 且进行期明显高于静止期(均为p<0.01);患者组的s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 且进行期明显低于静止期 , 详见表1 。
表1 银屑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浆no、sod、lpo值(±s)
组别例数nosodlpo±stp±stp±stp对照组50349.53±119.323.671<0.0136.4±10.383.366<0.0110.47±1.485.425<0.01患者组33443.60±106.0127.77±13.5812.30±1.54进行期22480.87±94.193.257<0.0122.40±10.803.8404<0.0112.84±1.333.298<0.01静止期11369.05±90.2938.51±12.4411.20±1.40 (二)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浆no、lpo值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075、0.7417 , 均为p<0.01) , 即病程越长 , no、lpo值越高 。患者的sod值与病程的关系为显著负相关(r=-0.6570 , p<0.01) , 即病程越长 , sod活力越低 。
三、讨论
no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分解左旋精氨酸生成 , 具有生理和病理双重生物学效应 。人类血管内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均可表达诱生型nos(inos)[1] 。1994年kolb等证实银屑病皮损部表皮细胞表达inos mrna , 即皮损部表皮细胞中有inos的存在[2] , 同年 , rowe等[3]用抗inos特异抗体证实银屑病皮损表皮上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具有inos , 说明银屑病皮损部具有产生no的能力 。本检测发现银屑患者血浆no明显高于健康人 , 进行期高于静止期 , 证实了这些增高的no除来自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外 , 还可能是皮损部增高的细胞因子il-1、tnf等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中的inos产生 。同时 , 过多的no本身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4] , 增进角化过程 , 因此 , 过多的no确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银屑病患者血浆NOSODLPO的含量测定】 对sod及lpo的检测结果也证实了银屑病患者存在氧自由基代谢异常 , 患者sod活力降低 , 不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而抑制脂质过氧化 , 导致体内lpo增高 , 加重机体代谢异常和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钙泊三醇头皮搽剂治疗头部银屑病
- 银屑病患者血清泌乳素的检测
- 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与mRNA的表达
- 他骨化醇软膏与17α氢化可的松霜对照治疗银屑病
- 银屑病患者表皮及真皮中Bcl-XBcl-2Bax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 性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SCL-90评定结果分析
-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APO/Fas的表达
- 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过表达
- 复方青黛胶囊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 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的建立及克隆银屑病相关基因片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