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一、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治疗组30例 , 男14例 , 女16例; 年龄18~87岁 , 平均59.97±15.97岁 。病程:发病2天以内就诊者2例 , 5d以内20例 , 5天以上8例 。受累神经:颅神经6例 , 颈神经4例 , 胸神经10例 , 腰神经9例 , 骶神经1例 , 骶神经受累者伴有大便里急后重感(大便常规检查阴性) , 有2例腰神经受累者伴有感染并形成溃疡面(2例患者均为80岁左右的老人) 。对照组30例:男16例 , 女14例;年龄10~70岁 , 平均43.47±15.65岁 。病程:发病3d以内就诊者4例 , 7天以内19例 , 7d以上7例 。受累神经:颅神经8例 , 颈神经5例 , 胸神经11例 , 腰神经6例 。全部患者均有沿相应神经单侧分布的集簇疱疹和不同程度的的神经痛 。

黄芪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文章插图
二、治疗方法
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同时服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e 。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3h) , 每日1次 , 7天为1个疗程 , 间隔2d再行第2个疗程 , 共2~3个疗程 , 除2例伴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外 , 未用其他药物 。对照组:转移因子3u , 肌内注射 , 每周2次;聚肌胞2mg , 肌内注射 , 隔日1次 , 连续10~20d 。
三、观察方法
观察每例患者水疱开始吸收的时间、疼痛开始减轻的时间和开始结痂的时间以判断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水疱吸收、结痂和止痛)的影响 。
四、结果
1.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水疱开始吸收的天数、结痂开始的天数和疼痛开始减轻的天数等3项反映症状体征改善的指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01 , 结果见表1 。
表1 黄芪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组别水疱开始 吸收天数结痂开始天数疼痛开始
减轻天数黄芪注射液组3.77±1.416.00±1.734.17±1.67对照组6.43±0.977.97±0.897.47±0.90f值79.0130.3991.42p值〈0.01〈0.01〈0.01
2.不良反应:治疗组3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适感 , 其中2例患者因同时伴有咳嗽症状 , 在治疗过程中感咳嗽症状加重未中断治疗 , 停药后症状自然缓解 。
五、讨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地奥黄芪注射液 , 主要成分为黄芪 , 经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抗病毒、抗疲劳作用 , 对非特异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 对干扰素有明显的刺激和诱生作用 。我们用此药治疗30例带状疱疹患者止疱和止痛时间明显缩短 。我们认为应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 用药简单 , 能尽快减轻症状 , 不良反应小 , 安全性好 , 值得临床应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