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型鼻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哪些

【慢性肥厚型鼻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哪些】 慢性肥厚型鼻炎是以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 。其鼻粘膜长期充血水肿 , 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 , 粘膜肥厚 , 有时骨膜增殖 , 鼻甲骨呈实质性增生 。一般下甲最重 , 下鼻甲前、后端和下缘 , 以及中鼻甲前端 , 可呈结节状或桑椹状肥厚或息肉样变 。

慢性肥厚型鼻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哪些

文章插图
慢性肥厚型鼻炎的临床表现为:鼻塞较重 , 多为持续性 , 有闭塞性鼻音 , 嗅觉减退 。鼻涕不多 , 呈粘液性和粘脓性 , 若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压迫咽鼓管咽口 , 可出现耳鸣 , 听力下降 。由于张口呼吸以及分泌物长期刺激 , 易发生慢性咽喉炎、头痛头昏、失眠多梦 , 精神萎靡 。检查见粘膜及鼻甲骨肥大 , 鼻粘膜表面不平 , 呈结节状或桑椹状 , 色苍白 , 淡红或紫红 。触诊有硬实感 , 按压不出现凹陷 。或虽凹陷但不易立即恢复 。使用麻黄素 , 粘膜不收缩或收缩很小 。
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 , 除病因治疗外 , 应用以下方法 , 使鼻甲缩小 , 解除鼻塞等症状 。(1)下鼻甲粘膜下硬化剂注射 。适用于早期肥厚性鼻炎 , 常用的药物有80%的甘油或20%的磺胺噻唑纳、或50%葡萄糖液、或5%鱼肝油酸钠等 。表面麻醉后 , 将注射针自下鼻甲前端向后刺入粘膜下 , 至接近下鼻甲后端处 , 然后将针头缓缓退出 , 边退针边注射硬化剂 , 注射量为1ml左右 。根据下鼻甲收缩情况2~10天后可重复注射 , 一般3次为一疗程 。注射硬化剂应注意:①注射针头粗细适宜 , 过粗者易引起出血 , 过细者油剂药物不易注入 。注射时如回抽有血 , 应改换注射部位 。②一次注射量不易过多 , 以使粘膜发白为度 , 以免引起粘膜坏死 。③注射时如出现全身反应 , 应立即停止注射 , 并使病人平卧 , 头稍低 。④为预防视网膜动脉痉挛所致的失明或视力障碍 , 应准备快速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脂 。(2)下鼻甲粘膜下电凝术:利用高频电流凝固肥厚组织 , 使之产生疤痕收缩 。表面麻醉后 , 用细针在下鼻甲前端先后数次刺入粘膜内 , 自前向后直达下鼻甲后端 , 不触及骨部 , 然后边退针边凝固 。(3)冷冻疗法:将高压氧冷冻器头端 , (-50℃~-60℃)置于下鼻甲肥厚部2分钟左右;如用液氮冷冻器 , 因温度可降得更低 , 时间应相应缩短 。冷冻时注意并发症如疼痛 , 肿胀、粘连等 。(4)单纯下鼻甲粘膜切除: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 用1%地卡因做鼻腔表面麻醉 , 并在下鼻甲粘膜下注射含少量1‰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1~2ml , 用鼻甲剪刀按预订范围切除下鼻甲病变粘膜 。取出切除的增生组织 , 用肾上腺素棉片止血 , 再以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 。(5)肥厚性粘膜连同骨质一并切除:其方法与单纯粘膜病变切除大致相同 , 所不同的是将鼻甲骨质切除一部分 。切除范围原则上不超过下鼻甲的1/3 , 如切除过多 , 有发生继发性萎缩性鼻炎之可能 。在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时应注意其禁忌症:①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时;②素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性素质;③月经期;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慢性肾炎等全身严重疾病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