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是怎样分类的

【近视眼是怎样分类的】近视眼分类尚未有统一规定 , 现临床一般最常用的是按屈光度和屈光成分分类的 。按屈光度分:①轻度近视眼:近视度<-3.00d(300度) , 一般眼底无病理性改变 。②中度近视眼:近视>-3.00d(300度)<-6.00d(600度) , 部分眼底呈豹纹状改变 。③高度近视眼(病理性近视眼):近视度>-6.00d(600度) , 常引起玻璃体和眼底的退行性病变 , 其中>-10.00d(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变严重的也称为恶性近视眼 , 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

近视眼是怎样分类的

文章插图
按屈光成分分:①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轴的延长造成的近视 。一般眼轴增加1mm , 近视度增加-3.00d , 在高度近视眼特别是恶性近视眼中 , 眼轴的延长极为严重 , 往往可以看到明显的眼球突出 。②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减小)造成的近视 。临床主要见于角膜的改变 , 如圆锥形角膜、角膜葡萄肿等;还可见于晶体核异常形成的圆锥形晶体以及晶体位前移等 。③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于屈光间质的屈光率变化(增高)造成的近视 。临床主要见于晶体的改变 , 如糖尿病、白内障早期的晶体膨隆等 。
也有按成因把近视眼分为两类:①单纯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发育期视近过度造成的近视 。度数一般在-6.00d(600度)以下 , 也称为获得性和生理性近视眼 。②病理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近视 。度数一于-6.00d(600度) , 也称为变性性近视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