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博士苏珊·富沃德伯说:“父母在我们心里 终此一生,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 二 )
然而 , 无限光明的出身和前途是幸运 , 也是噩梦的开始 。
3岁被父亲逼迫习舞 , 6岁和父母登台表演 , 8岁出演两部短片 。 无论在哪 , 只要有机会 , 她都被父亲推上台 。 从身体到心灵 , 都被父亲操控着 。
失去自由只是开始 , 真正的噩梦发生在她13岁那年 。 色欲熏心的父亲 , 脱掉了她的衣服 , 把罪恶的大手伸向了她 。 从那之后 , 她的灵魂仿佛被抽空了一样 , 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
直到丽塔16岁那年 , 父亲为了钱 , 直接将她“卖”给了福克斯 , 同年拍摄《淡定的地狱》出道 。
被至亲“捆绑”的她 , 终于开始自我救赎 , 她钻研剧本 , 融入角色 , 全心投入表演事业 , 一举成名 , 被封为好莱坞的“爱神” 。
生活能治愈的 , 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 。 与其指望别人救命 , 不如自我救赎 。 只有自己 , 是自己人生的责任人 。
山下英子认为:“要是自己无法做出选择、作决定 , 所有的行为就都没有任何意义 。 舍掉过去生活的“死结” , 只能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 。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 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 , 还有谁会救你?”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哭诉 , 就给你大开方便之门;更不会因为你的抱怨 , 而对你仁慈 , 只有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
已经发生的 , 无法改变 , 谁也不能重活一次 , 如果就此消沉 , 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剧本 , 已悲剧收尾 。
而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 每个人都有改写自己未来剧本的能力 , 这需要先和过去做个了断 。 敢于迈出这一步 , 才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
也只有迈出这一步 , 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文章图片
03、无法承受的亲情:当离
前段时间 , 现实版樊胜美的新闻 , 看得让人心寒 。
一个96年出生的女生 , 在杭州工作三年 , 三年期间不断地被家人索要钱物 , 要给家里人寄钱 , 还要照顾自己的弟弟 。
她妈的手机永远是最新款 , 而她自己用的是五六年前的老款6s 。 她爸每次管她要钱都是几万几万的要 , 如果钱不够 , 那就是“都给我!” 。 在家人的压迫下 , 已经是公司骨干的她 , 连一双鞋都不敢买 。
2019年10月份 , 在又一次被父母索取钱财之后 , 压抑的女生在钱塘江旁散心 , 意外遇到涨潮去世 , 事后公司出于人道性补偿给了家属6万 。
三天后她父母翻脸不认账 , 索赔41万 , 背后的原因是要给女孩的弟弟买房付首付 。 这件事听起来不像是这个时代的故事 , 但它却真实地发生了 。
打着亲情的名义 , 却像“吸血鬼”一样 , 试图吸掉孩子身上所有的血 。 这样吸血鬼般的亲情 , 无论你给他们多少 , 都满足不了他们的贪欲 。
黄执中说:“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道谢 , 而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道歉 。 ”
孩子长大后照顾父母是理所应当 , 但偏偏有些父母 , 喜欢以爱为名 , 成为“吸血鬼” 。 面对父母的无限索取 , 作为孩子 , 只希望换取一点爱与肯定 。
在孩子心里 , 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孝 , 被道德绑架的人 , 忘了自己是独立的人 。
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 本身就不是事实 。 我们相信大概率的父母很好 , 但不是所有 。 被父母坑的事件 , 也每天都在真实上演 。 那些受苦的孩子 , 就在我们身边 。
对于无法承受的亲情 , 要离 。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 衡量的标准不是伦理道德 , 而是父母是否给予了你公平、尊重和心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恋爱脑”是如何毁掉自己的?
- “瞧不起”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在心理学上 “瞧不起”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行为?
- 心理学|如何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心理学:3个方法,找回内心的力量
- |心理学:不执着于错误的爱情,才能与对的爱情相逢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情绪不稳定的女生,容易被分手
- 专栏结合个体、微行为、社会、发展、情绪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学内容 守护好自己的幸福人生,增添彼此之间的幸福感
-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让你快速的让对方也爱上你
- 俗话说:“男追女 追女人的心理学技巧,登门槛效应是“登门槛效应”
- 心理学|心理学:永远不要把妻子当成亲人,后果很“可怕”
- 前几天读《职场潜伏心理学》一书的时候 “自己人效应”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