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博士苏珊·富沃德伯说:“父母在我们心里 终此一生,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

心理学博士苏珊·富沃德伯说:“父母在我们心里 终此一生,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
文章图片
心理学博士苏珊·富沃德伯说:“父母在我们心里 , 种下的精神和情感的种子 , 会随着我们一同成长 。 ”
种子会发芽 , 原生家庭的影响 , 会伴随一生 。 即便不住在一起 , 依然会在心里响起他们的声音 , 就像扎根的树 , 深入骨髓 。
种子的成长 , 离不开精心的呵护 。 这个呵护的人 , 就是自己 。 如果任由枝叶疯长 , 只会生虫 , 溃烂、产生毒素 。
尽管不幸的童年 , 会影响一生 , 但每个成年人 , 都有能力降低影响 , 治愈童年 , 活出自己的人生 。
正如山下英子在《断舍离·心灵篇》里写的那样:
“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 , 被身边最亲近的人影响 , 如果这种影响是被动的 , 是不舒服的 , 那么就要果断地断舍离 。 ”
只有内心独立 , 客观对待这些种子 , 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 为自己的内心做断舍离 , 是帮助我们活出自己 , 通往幸福的出路 。
情感断舍离 , 其实是高级地善待自己 。
心理学博士苏珊·富沃德伯说:“父母在我们心里 终此一生,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
文章图片
01、“我不配”式思维:当断
奇葩说里的辩手席瑞 , 小时候家里很穷 , 喜欢什么 , 都不敢开口和父母要 。
有一次和姥姥逛超市 , 看见眼馋好久的桔子罐头 , 他没忍住 , 伸手摸了一下 。 这一幕被姥姥看见 , 就买给了他 。
回去的路上 , 姥姥说:“这个罐头能抵我们一天的饭钱了 。 ”喜悦的心情 , 被深深的亏欠感迅速代替 , 幼小的他意识到:原来我是不该要的 。
他到今天都清楚地记得 , 罐头的价格是7块9 。 后来每次到消费场合 , 他都有一种紧迫感 。 听到夸赞时 , 第一反应不是开心 , 而是“我不配” 。
他早已拥有足够买下一火车罐头的能力 , 但不配的感觉 , 始终无法排遣 。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 , 被称为冒充者综合症 。 这样的人面对夸赞 , 不是假谦虚 , 而是真心虚 。
冒充者综合症 , 是明明很有能力 , 且已经获得了成功 , 却把一切归功于好运和碰巧 , 无法坦然接受他人赞美 。
表现为习惯性否定自己的能力 , 越亲近越有压力 , 怕对方失望 , 把取得的成绩归为运气 , 而非自己真实的努力 。
爱因斯坦临死前说:“人们过度尊崇我的工作成果 , 对此我十分不安 , 感觉自己不知不觉间成了骗子 。 ”这位开创了物理学四大理论的大神 , 也深受这一心态的折磨 。
不配感 , 真的无法改变吗?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心灵篇》中说:“无论什么样的物品 , 它的价值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 ”
人的价值也是这样 , 生活中的不配感 , 都源于我们内心的感受 。 也就是说 , 那只是内心戏 , 并不是事实 。
成年后的我们有独立思考能力 , 也有创造生活的能力 , 需要斩断“我不配”的思维 。
当觉得“我不配”时 , 要勇于打破自我否定的习惯 , 重新审视当下的想法 , 用事实作为证据说服自己 。
杨绛说:“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 , 都是当时处境使然 , 不由自主 , 但是关键时刻 , 做主的还是自己 。 ”
看到自己的价值 , 斩断否定模式 , 才能在客观评价中 , 走出内心的困境 。
心理学博士苏珊·富沃德伯说:“父母在我们心里 终此一生,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
文章图片
02、过去的“死结”:当舍
美国著名女演员丽塔海华丝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舞蹈家 。
可以说 , 丽塔是在纽约的娱乐圈里长大的 。 那些金光闪闪的明星 , 对丽塔来说 , 不过是家庭宴席的座上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