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认为婚姻需门当户对( 二 )


“建国啊 , 你哥超生要交罚款” , “建国啊 , 你大爷的坟该修了” , “建国啊 , 你侄女要上学哩” , “建国啊 , 乡里修路要集资” , “建国啊 , 你二叔的四丫头大专毕业你给在北京找个活儿干中不?”……
《新结婚时代》中的何建国 , 不论什么事儿 , 只要是爹开了口 , 就“哎”一声全答应下来 , 甭管合理不合理 , 办得到办不到 。理由是 , 作为儿子 , 家里有事儿他不能不管 。这时的顾小西才终于明白 , 在何建国的概念里 , “家”不只他和她 。
调查显示 , 对于“凤凰男” , 58.2%的人认为他们农村亲戚太多 , 关系复杂 , 扰乱夫妻生活 , 30.6%的人认为他们过于对父母言听计从 , 27.9%的人则认为他们把家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
郭园园并不否认他和小刘结婚后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 有些甚至是她始料未及的 。“‘爱屋及乌’有时候做起来真是很难 。”郭园园说 。
在郭园园看来 , 尽管小刘没有像何建国那样刻板 , 但他老家的客人也同样源源不断 , 多少让她招架不住 。
此外 , 小刘一些不经意的言语和行为也经常让郭园园感到“不舒服” 。
“我买一件名牌大衣 , 他就说他爸种一年的庄稼也买不起这件衣服啊 。他这样念叨就好像我办了错事一样 。”
“不管什么菜 , 吃剩下都非得放到冰箱里 , 一个破土豆丝也不例外 , 还说‘你不愿意吃别吃 , 我自己吃’ 。有时候我都觉得他像成心找别扭!”
“这么多年了 , 我早饭都是喝牛奶 , 吃面包 , 可他就是吃不习惯 , 非得吃油条喝豆浆!”
说起这些 , 郭园园已不再是刚才那个“幸福的小女人” , 口气里更多的是无奈与委屈 。
调查显示 , 在“孔雀女”和“凤凰男”的婚姻中有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 比如“婆媳关系复杂”(42.6%) , “农村人的一些生活习惯让人受不了”(41.7%) , 还有“思想和习惯太传统 , 和城市格格不入”(32.4%) 。
43.7%的人不看好“凤凰男”与“孔雀女”的婚姻 , 44.7%的人表示不好说 , 明确看好的仅占11.5% 。
“城市人在与农村人交往时 , 有一种不自觉的歧视心理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主任陈晓敏说 , 城市身份带给他们优越感 , 因为城市代表着很多的资源和利益 。这种优越感是城市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 不是个人所独有的特性 。
陈晓敏认为 , 他们可能大的价值观一样 , 但生活和婚姻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 , 那里面也有价值观 , 他们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方式这时就显现出来了 。婚姻是细节 , 细节中完全渗透着家庭文化的传承 。
婚姻需要“门当户对”?
“我当初反对他们结婚 , 主要就是因为门不当 , 户不对 。”郭园园的妈妈王女士认为 。
《新结婚时代》中 , 顾小西的妈妈阻拦她嫁给何建国时也说过一句话:“婚姻需要门当户对 。你嫁给了他 , 就等于嫁给了他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你俩结合就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 他娶了你 , 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 , 包括你的社会关系、你的父母……”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