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认为婚姻需门当户对( 三 )


对于婚姻需不需要“门当户对” , 调查显示 , 52.2%的人认为需要 , 27.2%的认为不需要 , 20.7%的人感觉不好说 。
在北京从事期货工作、今年25岁的陈辉 , 自称“凤凰男” 。他来自安徽农村 , 但毕业不到两年 , 月薪已经上万元 。接到采访人员电话时 , 他正在新房里布置家具 , “五一”期间就要与“孔雀女友”结婚 。
“我女朋友 , 包括她的家人 , 看重的是我的能力和我这个人 。”陈辉认为 , 讲究“门当户对”太封建 , 但他的父母起初也有过这方面的担心 , 怕对方家人瞧不起 。
“不过父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陈辉说 , 前几天 , 他发烧到38度 , 女友的爸妈都非常担心 , 她爸爸还开车送他到医院 。
陈晓敏指出 , 婚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门当户对” , 因为每段婚姻都不是两个人的事儿 , 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儿 。而“凤凰男”与“孔雀女”的婚姻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典型现象 。他们之间的背景差异更大 , 双方适应起来会更困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 这种婚姻的可能性变大 。但几年的大学文化不可能完全改变“凤凰男”从小的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 , 婚后他们仍要努力接受新的东西 , 这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过程 。另一方面 , “孔雀女”也要站在双方平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