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肉价年底有望回落 生猪养殖户将获补贴

 
肉价的持续上涨和其日常消费必需品的特征,使市民特别是经济困难人群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与日俱增 。起伏不定的猪肉市场供应量,政府将如何调控?持续高涨的肉价究竟将何去何从?日前,本报采访人员与昆明电视台《直播昆明》栏目共同采访了昆明市商务局局长王光中 。他透露,昆明市拟对养殖户按“5头以下每头补助50元、5头以上每头补助30元”的标准发放生猪补贴 。

昆明肉价年底有望回落 生猪养殖户将获补贴

文章插图
鲜肉1年涨5.41元
“肉价上涨牵动着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心,让市民吃得起肉是管理部门长期追求的目标 。”王光中开宗明义 。他说,从今年5月起,昆明就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出现肉价快速上涨态势,而且渐趋严重 。本月初,鲜猪肉平均综合零售价已涨到17.41元,去年同期仅为12元,上涨5.41元,涨幅达45.08%;毛猪平均收购价从5.98元涨至11.64元,白条猪平均批发价则从8.3元7涨至13.84元,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4%和61% 。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8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鲜猪肉平均综合零售价达到每公斤21.32元,而今年4月25日和去年6月的价格仅为17.14元和14.58元,涨幅达24.5%和46.3% 。
猪肉供需矛盾突出
据介绍,昆明主城区人口有400万左右,消费量在210万头,平均每天消费猪肉350吨 。按传统经验,每年的夏季都是猪肉消费的淡季 。但市场监测数据却显示,昆明市今夏的猪肉消费需求量增长13%,出现淡季不淡的反常现象 。虽然绝大部分时间的日供应量达到330-350吨,但仍显紧缺,价格呈现稳中略升的态势 。
王光中坦言,云南作为生猪饲养大省,同样面临饲料价格上涨 。养猪成本增加导致农户养殖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生猪存栏保有量减少 。同时,今年以来,省外从云南调运生猪数量达到2500-3000头/天,远远高于往年800-1000头的规模,间接加剧了本地供应的紧张 。
补贴政策应运而生
针对以上情况,市商务局于今年5月24日起实行肉价日报制度 。然而,肉价的上涨和市场供应量的震荡,已使经济困难人群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心理焦虑与日俱增 。
据了解,昆明肉市85%的供应量来自农户养殖 。因此,对养殖户发放生猪补贴的政策构想应运而生:5头以下每头补助50元,5头以上每头补助30元的政策,必将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和风险成本;5.1万头75公斤以上的生猪储备也相继入市,以平抑肉价;最近,各屠宰企业还增加了从昭通、曲靖、楚雄等地调运生猪入昆的数量 。
【昆明肉价年底有望回落 生猪养殖户将获补贴】肉价回落要到年底
王光中认为,当前的肉价高企是养殖成本高昂形成“怪圈”的延续,让农户获益才能提高其养殖积极性,使产业长期稳定并发展 。
“肉价并非越低越好 。”他说,肉价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使养殖户、流通环节、终端肉贩和消费者都能接受 。“价格太低,必然导致供应量减少,引起价格猛升;肉价过高,相应环节受到的冲击也许更高 。”
王光中预计,肉价近期还将维持在17-18元间,下半年维持这一价位的可能性较大,回落时间预计将在今年年低或明年年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