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三观不同,沟通也未必达成共识

《圣经》中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 。 ”
确实如此 。
三观不同 , 无法沟通;位置不同 , 少言为妙;层次不同 , 不必强融 。
有时候无谓的口舌之战 , 就是浪费生命 。 唯有保持沉默 , 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
01三观不同 , 沟通也未必达成共识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在于智商 , 也不在于能力 , 而是认知差异 。
认知不同 , 看待问题的角度与高度就会不一样 。
如果一味和对方辩论 , 只能产生争议和分歧 。
《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汉末时期 , 有两个读书人叫管宁和华歆 , 互为同窗好友 。
有一次 , 两个人一起在菜园里锄草劳作时 , 突然看见“地有片金” , 管宁熟视无睹 , 当作瓦片砖块毫不理会 , 继续锄草 。 而华歆却动心不已 , 停下手中的锄头 , 立马将金子捡了起来 , 看了一会 , 才又扔到地里 。
还有一次 , 管宁和华歆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 。 这时 , 一个坐着豪车的权贵从门前经过 , 管宁依旧熟视无睹 , 继续读书 。 而华歆却坐不住了 , 忍不住好奇心 , 扔下书卷跑出去看热闹 。
管宁发现华歆这么不专心 , 又想起以前他对金子的贪婪 , 于是就决定割席断交 。
《圣经》中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三观不同,沟通也未必达成共识】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 小人同而不和 。 ”
君子之间讲究和谐即思想和行为的统一 , 而不是同流合污 。
两个人真正的融洽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 , 是自然而然的相处舒服 。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总想争个输赢上 , 不如活好自己 , 怎么舒服怎么来 。
不争就是大格局 , 不辩就是大智慧 。
《圣经》中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三观不同,沟通也未必达成共识
文章图片
02位置不同 , 过多解释只能毫无意义
老话说:“有理走遍天下 , 无理寸步难行 。
但是 , 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喜欢听你讲大道理 。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 其观点与处世方式也各有差异 。 过多解释如对牛弹琴 , 只会徒增烦扰 。
卡耐基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在英国 , 有一家很知名的大公司 , 其麾下有许多代理商 , 他们经常写信向总裁投诉各种待遇不公平的问题 , 要求公司有个合理说法 。
鉴于此事 , 聪明的总裁这样做的:他把信放进一个文件柜 , 采取了“置之不理”的做法 。
总裁说“过段时间再答复 , 如果现在回复 , 等于和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 , 结果只能越争辩越厉害 , 还不如将信件束之高阁 。 ”
于是 , 总裁总是过一段时间把信拿出来 , 然后又放回去 , 这期间 , 其中绝大多数的信中所提的问题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 甚至已经无需回复了 。
位置不同 , 别求相互理解 , 这是尊重他人 , 也是尊重自我的一种素养 。
就像村上树所说:不是所有的鱼 , 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
找准自己的位置 , 别贬低他人 , 也别高估自己 。 强辩无济于事 , 沉默才能缓和危机 。
《圣经》中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三观不同,沟通也未必达成共识
文章图片
03层次不同 , 不必强融他人的圈子
《曾国藩全书》中的有16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
人生百态 , 有的人喜欢追求精神独立 , 有人的喜欢物质财富 , 有的人乐于恬淡安然 , 有的人喜欢灯红酒绿……
层次不同 , 圈子不同 , 如果硬要强行融入 , 就会令他人不舒服 , 也会让自己尴尬 。
《老友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