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动物染料属于天然染料里面的一个类别 濡血成紫的螺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动物染料属于天然染料里面的一个类别 ,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推罗紫” 。 传说中的“推罗紫”(Tyrianpurple) , 是古代世界最宝贵的染料 , 曾经风靡整个地中海 , 成为古罗马最高权力的象征 , 价比黄金 , 高不可及 。 这种珍稀的紫色动物染料 , 来自于红口岩螺(Stramonitahaemastoma)和染料骨螺(Bolinusbrandaris) , 据说是古代腓尼基人所发现的 。 海螺在捕捉猎物或遇到危险时 , 它们颈部附近的鳃下腺会分泌黏液麻痹对手 。 发白的黏液在空气中氧化发臭 , 并逐渐变色:黄色、绿色、蓝色 , 最后会得到美丽的紫色 。 这种染料浓郁耐久 , 比相似的植物和矿物色料都更牢固 , 被视为“神赐之色” 。 贝紫提取不易 , 一只海螺只能贡献一滴原液 , 上万只海螺才提取出1克纯净的“推罗紫” 。 其制作耗费巨大 , 过程繁琐 , 掌握这种染料制造技术的闪语族人被称为“腓尼基人”(Phoenician) , 即“紫色国度的人” 。 为什么这种紫被称之为“扫罗紫”?因为腓尼基人建立的港口城市推罗(Tyre) , 出产让腓尼基得名的珍贵颜色 , 由此得名“推罗紫” , 至今仍有成堆的螺壳遗迹散布推罗港沿海 。
文章图片
从海螺中提取紫色染料 , 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3世纪 , 至15世纪中期由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而走向衰落 。 如今 , 化学工业已经能制造出苯胺紫、茜素紫、偶氮染料和颜色相近的靛蓝来满足大众的需要 。 耗费数万只贝壳把衣服染紫 , 对20世纪的人来说太不经济 , 再没有人再用螺的鳃下腺制造紫色染料了 , 现代工业完全能够用更廉价的方式制造出相似的色调 。
【作者:黎荔动物染料属于天然染料里面的一个类别 濡血成紫的螺】螺 , 用生命汁液压榨出的一滴紫 , 曾经熠熠生辉在罗马皇帝和教皇的紫袍上 。 公元四世纪 , 贝紫染色曾经被禁止商业和民间行为 , 确定为国家控制生产的产品 , 所以被称为“帝王紫” 。 也就是说 , 在所有罗马人中 , 只有皇帝本人能穿着“真正的紫色” 。 不过 , 我好奇的是 , 天然贝紫染色 , 其臭味需长时间才能消散 , 这是贝紫染色不同于紫草染色的地方 , 罗马皇帝真的不介意紫色服装若隐若现的臭味吗?要知道古代制造染料的方法是 , 将海螺内的筋肉和内脏取出 , 加盐淹泡三天 , 然后在锡制容器内熬煮海螺 , 用蒸气加热法 , 剥落鳃下腺内的分泌物 。 到大概第十日 , 整个坩埚里的物质呈现液态时 , 才能放入羊毛或布料进行染色 , 可能还要通过加人尿来调节色彩的深浅等 。 从动物身躯中摄取有机物质来使纤维着色 , 总让人感觉到是用动物尸液来涂抹你的穿着 , 那是用一个个小小的生命支撑起来的浓郁色素 。
文章图片
今天海螺已不再濡血成紫 , 但还在以另一种方式服务人类 。 在西方的餐桌上 , 海螺被生生撬开取肉 , 然后用芝士、牛油、香草烩熟 , 切成小块后 , 再放入壳中焗香 。 在中国的餐桌上 , 是加干辣椒、花椒、姜、蒜片 , 爆炒 , 淋入香油 , 起锅装盘 。 在日本的餐桌上 , 则是切成薄片做成刺身生食 , 蘸芥末酱油吃 , 脆中有韧 , 嚼之有声 。
在与人类相伴随的一个个世纪 , 螺的生命离去了 , 只留一个个空壳 。 空旷的壳里不仅有潮音 , 有风 , 有浪 , 而且还是一件臻美的艺术品 。 螺们蜕下的肉体 , 不是留给了紫色染料 , 就是留给了杯盆狼藉的餐桌 , 可还有一缕灵魂在旧壳中缭绕 , 并且发出响声 , 灵魂就藏匿在那美丽的螺钿波纹中吧?在海螺短暂的尘世历程中 , 它们的记忆也如同螺旋状的楼梯 , 迂回往复 。 无法不爱 , 也无法不恨 , 爱与恨在时光的流转中扭结 , 反而更加刻骨铭心吧?总觉得海螺壳贴近耳边的响声 , 来自于一颗挣扎不甘的灵魂 , 遥遥于风中的哭声 , 也许这是螺们神秘的语言表达方式 , 人类读懂了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尘心|无为,无我,利他
- 关注周国平曾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 人,是感性动物,不是没有感情、只会按照命令操作的机器人
- 男人 男人,对美女是一个天生不会满足的动物
- 山月夜。|星子深深,日走月沉作者:南风山月夜,一手写下三行诗
- 作者:黎荔米兰·昆德拉1971年创作的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 不管往哪儿走,都是往前走
- |人到中年,稳住自己
- 作者:黎荔一直很喜欢《侏罗纪公园》系列片中的那句“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历史会找到出路
- 作者: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 作者:黎荔东方插花艺术 花道最难的是取舍
- 作者:黎荔15岁的时候透过自己的幻觉看世界 有感于某种女性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