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科学护肤”时代来临,化妆品店怎么跟上?

时代“科学护肤”时代来临,化妆品店怎么跟上?
文章图片

《未来迹》特别策划专题《格物社》系列六
导读:每家化妆品店 , 都需要一瓶“万金油”?!
作者〡《未来迹》吴思馨
从零到科学护肤 中国市场走过将近40年 国内的现代护肤理念 , 少说经历过4个阶段的变化 。
首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 这段时间国内的化妆品行业处于启蒙阶段 。
公开数据显示 , 直到1987年 , 中国化妆品产值仅为 18 亿元 , 生产企业只有百家左右 。 这个时期 , 我国人均化妆品年消费不超过10元 , 市场上的化妆品产品极其有限 , 以“大宝”、“友谊雪花膏”、“郁美净”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
时代“科学护肤”时代来临,化妆品店怎么跟上?
文章图片

与此相对应 , 这个阶段人们护肤理念也刚刚起步 , 护肤认知仅限于“早晚擦香香”的“极简”式1.0护理 。 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国消费者来说 , 化妆品是绝对的“非刚需”产品 。
然后从80年代末到千禧年间 , 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 在一番狂热并购和开疆拓土的同时 , 也对中国消费者进行了一波相对系统的护肤教育 。
不过 , 由于外资品牌大都处于市场培育期 , 一批宣传“三天美白”、“七天焕肤”的品牌反而成为护肤市场扩张的草莽赢家 。
彼时是一个迷信“护肤玄学”的2.0护肤时代 , 经济急速发展带来的浮躁也反映在人们的护肤理念上 , “一抹白亮”的速成大法备受推崇 。 不少销量盛极一时的品牌 , 相继被查出违规添加铅、汞重金属和激素等禁用物质 。
2015年之后 , 随着国家监管层面严控 , “护肤玄学”风潮渐渐平息 。 加上90后、95后Z世代消费者崛起 , 市面上的护肤潮流开始转向对护肤产品原料和配方的好奇和探索 。
一批“成分党”开始兴起 , 护肤理念迈入3.0时代 , 并随着小红书、豆瓣小组等社交网络流行开来 。
比起只迷信效果而不问出处的“结果导向”型消费者 , 他们追求功效溯源和配方友好 , 开始关注产品的主导原料 , 遵循“对症下药”的护肤逻辑 。
但归根结底 , 化妆品是一门融合化学、皮肤科学、生物化学、化学工艺学、生理学的应用学科 , 而消费者毕竟不是研发工程师和配方师 , 以主导原料来判断某个化妆品是否具备所需功效的护肤思路 , 还是过于简单了 。
2021年之后 ,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正式把化妆品功效宣称分为20个类别 。
至此 , 中国化妆品市场正式进入功效时代 , 而消费者的护肤逻辑也从“成分党”、“功效党”全面进化为科学护肤 。 目前在小红书上 , “科学护肤”词条已经有近10万条笔记 。
时代“科学护肤”时代来临,化妆品店怎么跟上?
文章图片

那究竟什么是科学护肤?
字面意思看 , 科学护肤即建立在皮肤科学基础上的理性护肤理念 。 综合广州卫健委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资深教授郑志忠意见 , 科学护肤分为三个步骤:
1、充分了解自己的皮肤 , 不同肤质要采用不同的护肤方法;2、做好基础护肤 , 根据Zoe Draelos 2014年在美国JDD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皮肤健康与美容金字塔”理论 , 基础护肤即清洁、保湿和防晒;3、解决具体的皮肤问题 , 并注意特殊时期的护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