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死给你们看 , 这样你们才会关注我
这类人的表现行为就是反复地发生自杀行为 , 或者表现一种自杀的姿态 。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想好了要自杀 , 想放弃自己的生命 , 那么一次就可以做到 , 或者是他确实在心理层面受到了较大的创伤 , 在一定的时间内想放弃自己的生命 。
但是这一类人是反复地将自杀表演给别人 , 甚至是表演给自己看 , 表演背后的动机是为了让你们关心我、关注我 , 只有这样你们才会重视我 , 才会觉得我的存在 。
这一类人再严重一些就会变成表演性的人格障碍 , 所以经常“狼来了……狼来了……”让身边的人无所适从 。 在自杀死亡者里面有一部分人是不经意地自杀成功的 , 其实他们是“误杀”了自己 , 死亡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本意 , 他们只是在表演而已 , 希望采取极端行为和态势来引起关注 , 这是这类人的“没有办法的办法” 。
本文图片
我控制不了我的情绪
这一类的人情绪是一会儿开心 , 一会儿烦恼 , 心境长期不稳定 。 我们一般人的情绪情感空间可划分为3:7 , 就是说3分是负面的 , 7分是正面的 , 不开心只是一个时间段 。
但这一类人的心境的情绪反应极度不稳定 , 容易被激惹 , 一会儿焦虑持续了几个小时 , 一会儿脾气暴躁又持续了几个小时 , 一会儿又开心得不得了几个小时 , 他的情绪反应不是持续几天的反应 。 情绪根本无法控制 , 属于情绪失控的状态 , 这也是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标准之一 。
他会感觉很空虚 , 而且持续很长时间无法释怀 , 长期的空虚和孤独感不以时间为转移 , 不以所在的环境为转移 , 内心里总是充满了空虚 , 不用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方式来缓解 。 即便他处人群中 , 内心始终也会有长期的空虚感 。
偏执、分离 , 但我不是精神分裂
短暂的应激及有关的应激观念 , 遇到一些事件会有一些极端的想法 , 这个极端的思想和很多人都不一致 , 这一类的人会演变成偏执性的人格障碍 。 或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分离性的症状 , 心理学上叫做“解离性人格” 。
就精神分裂症来说 , 精神在一种失控的状态下 , 外面的一个行为的自我表现与内在的一个空间自我是分裂的 。 而解离性人格是分离的 , 它有时候又合在一起 , 所以不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 又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 神经症主导是两种观念不相上下 , 两个自我 , 两个观念互相冲突;精神分裂是二种力量互不来往;而这种解离性人格 , 他时而合并 , 时而分开 , 合并也好 , 分开也好 , 大多倾向于偏执或者解离状态 。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大都有一个童年被虐待的经历 , 或被忽略 , 或被强行离开照料、爱护自己的亲人 。 童年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 , 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 , 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 , 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 。
从而 , 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 , 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 , 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 , 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
丁先生夫妻在了解了这些后 , 我们共同确定了咨询目标和咨询计划 。 随着咨询的进展 , 先生对太太有了更多的了解 , 先生知道太太的性格与其早年经历有关 , 她任性、控制、反复无常、无理取闹并不是刻意而为 , 是一种病态反应 , 而他和自己的纠结更多源于他早年和父母的关系 , 先生也懂得了 , 在太太情绪不稳定的时候 , 只要他能给予爱的承诺和保证 , 太太都可以慢慢安静下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婚姻|结婚以后,遇到心动的人,只有一条路能走
- 都说:“婚姻是女人第二次投胎。|好的婚姻,就是一直相伴,不离不弃,能给予彼此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 张爱玲讲: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 对待婚姻和感情,最重要的在于专一
- 如今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 陪你到老的是你的伴侣,伴侣才是真心实意对你好的那个人
- 女人到了中年以后 好的婚姻,需要男女共同维系,彼此同心,用心经营感情
- 离婚|儿童心理咨询:在父母离婚纠缠中,孩子会有什么感受
- 读者来信如是说:和前夫自由恋爱并结婚 伴随着婚姻生活的行进,我的刁蛮任性,难免会让前夫有所不满
- 贤惠的品质,是女人立足婚姻的根本
- 一直以来 优质婚姻的前提是双方的爱和责任
- 美好的婚姻中 美好的婚姻中,两个人之间感情肯定是会变得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