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万的粉丝 , 4000多万的点赞 , 是大家给樊金林的支持 , 更是给爷爷奶奶们的鼓励 。
本文图片
02▼从播音主持到养老行业的跨界
1997年出生的樊金林 , 还没毕业 , 就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 。
从传媒行业转养老行业 。
他自我调侃 , “传媒看重颜值、身材和时运 , 我做传媒没有未来 。 ”
然而 , 樊金林坚定转行的决心 , 是因为奶奶安凤英 。 小时候 , 爸爸妈妈做生意 , 樊金林是跟着奶奶一起长大的 。
本文图片
大三时 , 奶奶不小心摔伤住院 , 樊金林在一旁陪护 。
当时他就想 , “不如自己建个养老院吧 , 一边工作 , 还能一边照顾奶奶 。 ”
在养老院 , 一来设施都是对老人友好的 , 二来有护工随时保护和照顾 , 三来还有同龄人一起可以排忧解闷 。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 , 樊金林向从事养老行业的父亲寻求建议 , 父亲说 , 无论他做什么 , 都会全力支持 。
后来 , 同学们都去了传媒行业实习 , 只有樊金林一个人去了养老院 。
在养老院实习的时候 , 樊金林近距离地接触更多老人 , 陪他们打麻将 , 打扑克 。
本文图片
他发现老人们学东西很快 , 刷抖音 , 他教了20分钟 , 老人们都会自己点赞评论了 。
他发现老人们像孩子一样 , 简单真诚 , 你对他们好 , 他们很快就把自己的吃的、喝的都分给你 。
他也看见了老人们的欣喜和落寞 , 他们期待陪伴 , 也害怕成为累赘 , 害怕被时代和家人抛弃 。
这些发现和看见让他更想建一家“让老人们快乐”的养老院 。
本文图片
当别的同学忙着考研、考公、考教资的时候 , 他一口气考了7个养老行业相关的证书 。
从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到消防设施操作员 , 他还完成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等课程 。
为后来的养老事业 ,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毕业后 , 他到了河南许昌市颍昌街道办事处的一家养老院 , 担任办公室主任 。
本文图片
在这里 , 他积累了运营养老院、照顾老人的实践经验 。
2020年 , 在政策的支持下 , 他自己的第一家养老院开设起来了 , 从设计、土建、到软装全部都是他一个人负责的 。
养老院里处处都是他用心的设计 。
除了无线呼叫器、智能家居等硬件设施外,他还组建了由营养师、社工、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构成的服务团队,定制了多种适合老年人的棋牌、玩具等 。
真正让“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变成了“只是近黄昏 , 夕阳无限好 。 ”
本文图片
他会陪老人玩游戏、教老人玩手机、带他们了解当下的新鲜事物 。
这一切不仅给老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 也让樊金林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
元旦舞会上 , 她和老人们一起表演扭秧歌 , 他是老人们的好闺蜜 。
和老人们一起打麻将 , 被介绍对象 , 他是老人们的亲孙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约翰·麦格拉斯|新冠疫情下,英国养老院成地狱,七旬老人去世前几乎饿成“骨架”
- 以往提起养老院 自己是否能适应群居生活
- 作为子女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去养老院?
- 郑州又添一“遛娃圣地” 郑州又添一“遛娃圣地”,号称“后花园”,快来看看吧
- 婆婆|婆婆把2套房给小儿子,让大儿媳养老,儿媳送养老院:费用一人一半
- |“滚去住养老院吧!我的家不欢迎你”,婆婆:你不孝顺,会遭雷劈
- |父母年迈的时候,由子女照顾好呢,还是住养老院好呢
- |“老伴走后,在儿子女儿家各住了一个月,我果断住进了养老院!”
- 人老了,到底能依靠什么?从养老院回来,我总结了两点
- 奥斯维辛 世界最悲伤的景点,曾有120万人在这里死亡,14岁以下不建议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