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干不过资生堂,欧莱雅彩妆线撤出日本,但花西子等中国品牌却火了( 二 )


根据智研咨询整理,2013年-2019年,日本化妆品产量逐年上升,但在2018年和2019年,产量大于销量,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
被本土品牌压制的巴黎欧莱雅在日本市场近年来都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早在2013年,时任欧莱雅日本数字营销经理的Junko Miyano就在采访中提及,根据市场消费数据的反馈,巴黎欧莱雅品牌在日本的主要增长更依赖于护发及染发产品。
时代财经注意到,包含巴黎欧莱雅和Essie的集团大众消费品事业部在2020年的整体表现也并不如意。根据集团财报,其销售额较上年整体下滑4.7%,在彩妆,护肤、护发和染发四个品类中,彩妆业务收入同比大减21%,并且是唯一一个负增长品类。
不仅仅在日本,在中国欧莱雅集团旗下美宝莲纽约、巴黎欧莱雅等传统彩妆品牌的市占率也逐年下滑。根据招商证券研报,美宝莲纽约和巴黎欧莱雅2010年在中国市占率分别为27.9%和14%,到了2019年两个品牌市占率分别为17.9%和12.5%。
中国美妆火到日本和欧美系的巴黎欧莱雅果断撤出截然相反的是,中国美妆品牌正大肆进军日本市场。
专专对巴黎欧莱雅彩妆线和Essie退出日本市场并没什么感觉,她很少看见身边的同学会购买这两个品牌的彩妆和美甲产品,并且在线下零售店它们也通常不会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但据专专说,现在经常能看到中国美妆产品在线下店被放在更靠近门口的位置。
“一些中国彩妆品牌,因为包装设计好看,经常在药妆店被日本女生围观,似乎很受欢迎。”专专对时代财经表示,曾看到日本有名的美妆杂志在封面特别介绍了“中国妆”,说中国妆更大气、自信。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近年来不少日本美妆网红开始热衷在社交媒体上模仿中国的化妆方法。由日本Istyle公司运营的网站“@cosme”在2019年底也推出了中国彩妆特辑,意指中国风妆容的新词“チャイボーグ(Chi-borg,组合China和Cyborg两个英文词而成)”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今年1月,日本化妆品零售商Lifestyle Company与菲鹿儿、悠珂思、GIRLCULT、浮气、卡姿兰和滋色六个中国美妆品牌建立合作,通过Lifestyle Company的自有电商COSME DELI和杂货店渠道进行销售。3月,花西子正式开启进军海外市场的计划,首站登上日本亚马逊,旗下“同心锁口红”上线首日便进入日本亚马逊口红销售榜小时榜前三。
欧美系巴黎欧莱雅彩妆产品线的撤退和势弱,会成为中国品牌打开日本市场的绝佳机会吗?
Lifestyle Company社长菊池尚就曾表示:“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化妆品在日本的知名度开始提升,中国品牌善于跨界生产联名款,在日本能灵活的运用网络实力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但他同时也担忧中国品牌很容易走上“昙花一现”的道路,短期收益好却疏于长期性的管理,日本很重视产品质量,如果不能严把质量关就难以稳定发展。
日本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来自中国的化妆品进口额为300亿日元,其中包括日本厂商在中国生产的化妆品,金额较5年前增加60%。
【 资生堂|干不过资生堂,欧莱雅彩妆线撤出日本,但花西子等中国品牌却火了】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妆行业分析师向时代财经表示,日本美妆市场十分成熟,对产品要求也更为严苛,中国美妆品牌的出海才刚刚开始,进入如此成熟的市场挑战大于机遇。不可否认,中国彩妆给日本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但是能否长期站稳,获得本土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中国品牌在本地化经营和产品研发商多下功夫。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