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讨厌社恐的自己|心理咨询师信箱vol.8
文章图片
问题的解决始于觉察 。
这档
「心理咨询师请回答」栏目 , 带你透过别人的问题 , 看到人心深处的困扰 , 找到你自己的
答案 。
问题:社交恐惧
在社交场合里 , 这样的场景总是重复发生:我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一边 , 听着别人有说有笑 。 我觉得自己极不合群又奇怪 , 我也想融入 , 但是却做不到 , 并且讨厌做不到的自己 , 就连别人的笑声也变得烦人了起来 。
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阚之祹咨询师:
“沉默并不是寂静无声的 。 ”
虽然你只是安静地待在一边 , 但我却在你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感 , 一种游离在人群之外的疏离感 。 虽然共处一室 , 但又仿佛和他人身处两个房间 , 彼此隔着一层厚厚的阻碍 。
也许你的内心也渴望着被他人接纳 , 但又害怕被拒绝 , 于是进退两难 , 有些伤心和愤怒 , 这确实会让人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 于是为了要保护自己避免去体验被羞辱被拒绝的感受 , 我们发展出了退缩的防御机制 , 主动将自己放逐在群体之外 , 甚至翻转过来贬低自己渴望的欢乐 , 觉得他人的笑声是刺耳的 , 是烦人的 。
文章图片
图
/Pinterest
文章图片
允许自己靠近他人
看 , 你只是用文字就带给了我那么多的感受 。 也许你那样安静地坐着 , 人群中也总有人在感受着你的存在和你的信息 , 或许你也可以感受一下周围是不是有和你类似的人呢?
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场唯一一个不合群的人时 , 这份对于孤立的独特感会让我们更羞于去表达和求助 。 而我想如果这时你可以发现另一个相似的小伙伴或者有人可以看到你 , 并且可以回应你一句“我也是这样的!”你会不会突然有种共鸣 , 获得如释重负、回归人群的感觉?
这种共鸣性体验 , 这种被看到、被确认以及被理解的需要——镜映的需要——正是我们建立健康自尊的基本 。 也许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很多理想化共情性的体验 , 才会使得自己在无意识中主动地保持情绪的隔离 , 从而把外界干扰对自己的扰动降到最低 , 但也因此降低了我们的活力和觉知 。
从深入探索的角度 , 允许自己探索和触碰到自己的内心 , 看到自己渴望依恋的那个部分 , 可以在一段良好关系中体验到他人的陪伴 , 并允许自己靠近 , 而非总是感受到拒绝和惩罚性的害怕 , 或许会获得一种矫正性的体验 , 从而可以在未来更开放地面对不同的人 。
文章图片
图/Pinterest
文章图片
如何靠近他人?
而面对外在的社交场景 , 如何开启靠近他人的模式呢?
1.观察自己的社交体验 , 从感觉最轻松的开始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 , 我们的情感体验会受到认知的影响 , 从而改变着我们的行为 。 可以问问自己想融入但做不到的时候 , 自己担心的是什么呢?是害怕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还是担心别人会评价贬低你?我们可以把这些担心和评价的话写下来 , 自己看看能不能辩驳一下不合理性 。
也可以留意下人群中哪些人会最阻碍你说话呢?又有谁是让你觉得感觉还好 , 愿意亲近的呢?又或者让你渴望和让你害怕的是同一类人?我们可以先做一个观察者 , 把自己的观察感受分分类 , 然后从难易等级最低、情感最不复杂的那个人开始尝试社交 , 比如找一个你感受到比较正向友善的人先聊聊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和领导关系越好,越不要有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会被领导反感
- 别强求 异性关系再好,如果你收到这4种暗示,就算了别强求
- 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 怀念小时候过春节,真好!
- 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城府深的女人,有这些表现,遇见就要好好珍惜
- 九言|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能量
- 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