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团团医生LYNN|阿胶之后,又一款“神药”坠落凡尘( 二 )


诸如此类的轶事乍听起来 , 不无噱头成分 , 在品牌背书方面却成效卓然 。 很快 , 片仔癀在民间的知名和美誉度飞涨 , 和乌龙茶 , 寿山石一道并称为“福建三宝” 。
福建漳州片仔癀大厦(图源:视觉中国)
如今显赫的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于1999年底 , 由原漳州制药厂改制而来 。 2003年6月 , 片仔癀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 向着A股“中药一哥”的席位发起冲锋 。
不同于深耕多年的云南白药 , 片仔癀走红的速度 , 本就有些异样 。 光是从去年初算起的一年半内 , 股价便猛涨3倍之多 , 也为产品被炒至金价、乃至脱销埋下了种子 。
“看网上许多人说 , 这种药对肝功能不太好 , 尤其经常喝酒的人很有用 , 就买了两盒送给朋友 。 ”一位30岁左右的受访者告诉盐财经记者 。
按照病理划分 , 肝病可分为病毒性肝病(也叫肝炎 , 主要是甲肝、乙肝、丙肝等)和非病毒性肝病(主要是脂肪肝等) 。 片仔癀所瞄准的潜在人群 , 和主要通过“疫苗+抗病毒药物”防治的病毒性肝病没多大关系 , 而是数目更为庞大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 。
后者健康亮红灯的源头 , 大多是应酬、熬夜、饮食不规律 。 换言之 , 正是这些现代病的蔓延 , 让片仔癀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 坊间有一说:“左手茅台 , 右手片仔癀 , 你就是酒桌之王 。 ”
这句话不全是唬人 , 却也显得用力过猛了 。
“中药一哥”片仔癀的股价上涨趋势(图源:视觉中国)
原理很简单 , 片仔癀作为一种狭义的“保健品”售卖时 , 其疗效更多止于理论层面 。 知网上有一篇内部人士发表的文章《浅谈片仔癀保肝作用研究》 , 也只是点出了片仔癀治病“很可能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方式相关” , 然而背后的机制并不清楚 。
当然 , 稍加思考的人都会明白 , 免疫功能的维护和调节 , 在根本上和日常自律分不开 , 要指望服下药锭就能一劳永逸 , 更像是种天真的信仰 。
这时再回看片仔癀从药物 , 到价格不菲的收藏品 , 乃至豪礼的身份进阶 , 魔幻色彩陡增 。
问题来了 , 驱动药价飙升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早期流传的说法 , 将矛头指向了麝香——这种仅占原材料3% , 在成本中占比却高达55%的名贵香料 。 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我国自然野生麝的数量从上世纪50年代后开始锐减 , 使得天然麝香的价格直线攀升 , 间接抬高了片仔癀的含金量 。
马麝 , 能产出麝香(图源:微博@花落成蚀)
表面来看 , 似乎没啥毛病 , 只是拿这套供求失衡的逻辑当幌子 , 尚不足解释片仔癀过去20年经过多次提价后 , 逐渐偏离正常轨道的行情异动 。
更深层的原由 , 还得从人为布下的迷阵中去找寻 。
▋▍
投机算盘何时休
前面已提到 , 片仔癀的爆款之路 , 在最底层依附于官方宣传物料的吹捧 。 甭管其真实性几何 , 只要放出口风 , 总能撩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情绪 。
类似的无形资产 , 还有严实捂起来的制作技艺 。 在高端中成药市场 , 片仔癀和云南白药是唯二获得“国家绝密级保密配方”认证的产品 , 种种悬念光环叠加 , 既构成了鼓吹药效的护城河 , 也连带提升了溢价空间 。
营销策略上 , 片仔癀2020年年报里显示 , 对比2019年 , 片仔癀去年的销售费用同比增加约1.23亿元 , 这其中的大头 , 来源于覆盖全国各大城市的广告宣传 。
冠名山东航空“片仔癀”号飞机两架、两组西南片区“片仔癀”号动车和十一组辐射全国重点城市的动车组车身、厦门鼓浪屿“片仔癀”号轮渡;在上海白玉兰广场和重庆观音桥融恒盈嘉中心等知名商圈投放片仔癀广告……声势排场越阔气 , 触达的潜在用户也就越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